百词典

《同尤延之、京仲远玉壶饯客二首》

时间: 2025-05-06 02:09:17

诗句

南漪亭上据胡床,不负西湖五月凉。

十里水风巳无价,水风底里更荷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9:17

原文展示

同尤延之、京仲远玉壶饯客二首
作者:杨万里

南漪亭上据胡床,不负西湖五月凉。
十里水风巳无价,水风底里更荷香。

白话文翻译

在南漪亭上坐着,靠着胡床,享受着西湖五月的凉爽。
十里水面上的风已经是无价之宝,而风中更有荷花的香气。

注释

  • 南漪亭:位于西湖的一个著名景点,风景优美。
  • 胡床:一种椅子,古时多用于亭子等地方休息。
  • 西湖: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美丽的湖光山色闻名。
  • 十里水风:形容湖面上十里范围内的风,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
  • 荷香:指荷花的香气。

典故解析

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许多诗人都曾在此挥毫吟唱。此诗中提到的“西湖”和“荷香”均为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都象征着优雅与清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兼具理趣。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生活的高峰期。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常常游历名胜,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描绘了西湖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首句“南漪亭上据胡床”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诗人似乎在此悠闲地休憩,享受着西湖的凉爽。通过“五月凉”来表现初夏的宜人气候,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十里水风巳无价”,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抒发了对湖面微风的珍惜与赞美,暗示着自然之美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最后一句“水风底里更荷香”,不仅展现了荷花的芳香,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却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漪亭上据胡床:在亭子上,诗人坐在胡床上,给人一种悠闲、舒适的感觉。
  • 不负西湖五月凉:西湖的五月天气凉爽,诗人享受着这份美好,不虚此行。
  • 十里水风巳无价:十里范围内的水面上的风是无价之宝,体现了自然的珍贵。
  • 水风底里更荷香:风中夹杂着荷花的香气,增添了自然的芬芳,令人陶醉。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十里水风巳无价”,通过夸张手法强调自然之美的珍贵。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 意象:荷花的香气和微风的描述,形成了清新自然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满足,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南漪亭:象征着宁静与安逸,是诗人思考与创作的地方。
  • 胡床:代表了舒适的休憩状态。
  • 西湖: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观。
  • 荷香:象征着清新、优雅的气息,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亭子上写下这首诗?

    • A. 南漪亭
    • B. 柳浪闻莺
    • C. 苏堤春晓
  2. 诗中提到的“十里水风”指的是什么?

    • A. 湖水的波动
    • B. 湖面上的微风
    • C. 水中的荷花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金钱的追求
    • B. 对自然美的赞美
    • C. 对友情的思念

答案

  1. A. 南漪亭
  2. B. 湖面上的微风
  3. B. 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白居易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的意象与杨万里的诗歌相似,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若虚的作品更侧重于情感的渲染,而杨万里的诗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杨万里诗文选注》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徐尧卿丈属题云溪草堂新卷 鹧鸪天 烟雨中望淩云山 鹧鸪天 题七真洞 鹧鸪天 其三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艳朵珍丛间舞衣 鹧鸪天 其十二 鹧鸪天 子苾逝世忽近期年为刊遗词怆然成咏二首 其一 鹧鸪天 得萧娴兰州书,为其夫婿江达言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田字旁的字 母师 重望高名 荣观 大字旁的字 直道不容 麟绂 浑蛋 赤字旁的字 遗落世事 二字旁的字 珂佩 溥博如天 米字旁的字 包含筌的词语有哪些 摧兰折玉 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