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6:54
满江红 云门寺
——华长发 〔清代〕
翠竹高梧,间几树垂堤疏柳。
最喜是万峰深处,数椽如斗。
白鹤冲开烟冥漠,清泉界断山前后。
道名山古尽是僧家,言非谬。
松阴色,虚楼受。
莺簧舌,闲窗奏。
正绿浓庭院,小池清昼。
一枕羲皇魂梦稳,风尘到处难回首。
奈晚钟催去入人寰,愁来又。
这首诗描绘了云门寺的宁静美景与诗人的感慨。诗中描绘了翠绿的竹林和高大的梧桐,几棵垂柳点缀在堤边,最喜欢的是那万峰深处的几间房屋。白鹤在烟雾朦胧的天空中飞舞,清泉在山前山后流淌。名山古寺多为僧侣所居,确实不假。松树的阴影映在空楼上,黄莺在闲逸的窗边歌唱。庭院里绿意浓郁,小池水面清澈。诗人安睡在梦中,却发现世事纷扰难以回首。晚钟催促他回归尘世,愁绪再度涌上心头。
作者介绍:华长发,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云门寺,表现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眷恋与对世事纷扰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矛盾。
《满江红 云门寺》是华长发对云门寺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云门寺的宁静与优雅,翠竹、梧桐、垂柳、白鹤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的寄托与情感的流露。
诗的开头,翠竹和高梧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而“白鹤冲开烟冥漠”则引入了灵动的生命,暗示着超脱与自由。随后诗人感受到古寺的宁静,表达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是与世无争的,正如诗中所言:“道名山古尽是僧家,言非谬。”同时,诗的最后两句“奈晚钟催去入人寰,愁来又”,则道出诗人对尘世生活的无奈和愁苦,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内心的矛盾。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华长发作为清代诗人的深厚功力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纷扰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困惑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万峰深处”是指什么?
a) 高山
b) 平原
c) 深海
d) 森林
“白鹤冲开烟冥漠”中的“白鹤”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由
c) 权力
d) 知识
诗人在最后一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和愁苦
c) 满足
d)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华长发的诗意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