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

时间: 2025-05-07 05:19:30

诗句

江梅难以蜡妆成,女手虽工未必能。

香气恼人眠不著,若为学得定中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19:30

原文展示:

江梅难以蜡妆成,女手虽工未必能。
香气恼人眠不著,若为学得定中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江梅的怜惜与感慨,意思是:江梅的香气难以用蜡花的方式来伪装,即使是手艺高超的女人也未必能做到。那香气令人烦恼,让人无法入眠。如果我能像那些专心修行的僧人一样,沉静于心,或许就能摆脱这种烦恼。

注释:

  • 江梅:一种梅花,特指生长在江边的梅花,香气浓郁。
  • 蜡妆:用蜡制成的花,形容人造花。
  • 女手:指女性的手艺。
  • 恼人:让人烦恼的意思。
  • 定中僧:指那些专心修行的僧人,意指心境宁静,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字子奇,号云泉,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南宋之初,生活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中。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曾几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江梅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梅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烦恼的思考。开头两句以江梅和蜡妆的对比,传达了自然之美的不可复制性,强调了梅花香气的独特与真实。这里的蜡妆象征了人工的美,虽然精致却失去了自然的灵魂。接下来的两句转向个人感受,表达了香气的侵扰带来的困扰,同时提到“定中僧”,引入了修行的主题,暗示修行可以帮助超脱世俗的烦恼。整体上,诗歌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呈现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梅难以蜡妆成”:江边的梅花香气无法被人造的蜡花所代替,突出江梅的独特魅力。
    • “女手虽工未必能”:即使是手艺高超的女性也无法制作出真正的江梅,强调自然之美的不可替代性。
    • “香气恼人眠不著”:梅花的香气令人心烦意乱,无法入眠,表现了对香气的复杂情感。
    • “若为学得定中僧”:如果能像修行的僧人一样内心安定,就可以超越这种烦恼,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梅与蜡妆进行对比,展现自然与人工的差异。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探讨了自然之美与人工美的对比,表达了对心灵宁静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江梅:象征自然的美丽和纯粹。
  • 蜡妆:象征人工与虚假,反映了人造之美的局限性。
  • 香气:象征情感的纠葛与人内心的挣扎。
  • 定中僧:象征修行者的内心宁静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梅”指的是: A. 人工花
    B. 生长在江边的梅花
    C. 其他花卉

  2. “香气恼人眠不著”的意思是: A. 香气让人愉悦
    B. 香气令人烦恼,无法入眠
    C. 香气让人昏昏欲睡

  3. 诗中提到的“定中僧”指的是: A. 工匠
    B. 修行的僧人
    C. 学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曾几的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均呈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李清照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而曾几则通过梅花的香气引发内心的烦恼和对宁静的向往,二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心境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王九德崔继甫沈恩甫见邀同吴虎臣饮八首 其五 九日登乌回寄郑渭滨 九日 其二 九日赠史同知二首 其一 九日燕允孚森玉轩醉中感怀 九日同叶元壁元尧昆季饮作歌 九日游兴隆寺 九日次献花铺 九日登胶山绝顶十首 其一 九日偕季野登中校爱景亭,时季野以移家之故,见厄匪人,慨斯贤偃蹇,为赋此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字旁的字 捷给 率土之滨 方丈盈前 雪子 完美无疵 同字框的字 包含铭的词语有哪些 螳螂捕蛇 釒字旁的字 税石 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壖田 包含轩的词语有哪些 浓荫蔽天 瞻巡 弋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