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2:49
念奴娇 送外北上
作者:张素 〔清代〕
别离谁惯,况正当春暮凄凄风雨。
既酌金尊须痛饮,莫絮伤心软语。
柳拂津亭,花飘山店,珍重长安路。
妇虽非健,学持今日门户。
就是白首慈亲,双双黄日,君漫回头顾。
纵为家贫希斗粟,须识折腰非慕。
凤诰诚荣,鹿车亦乐,但望归无阻。
试听林外,子规啼血方苦。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在春末的凄风冷雨中,离别的滋味让人难以承受。饮酒时应尽情痛饮,切不可用伤感的话语来增添离别的苦楚。柳树轻拂着渡口,花瓣在山店飘落,希望你在回长安的路上多加珍重。虽然妻子并不健壮,但也要学会持家。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慈爱的父母也会在夕阳下陪伴着你,切莫回头多看。即使家境贫寒,得到一斗米也显得可贵,但要懂得低头做人,别追求虚荣。即使是高官厚禄,或者骑着鹿车的快乐,终究只希望归家路上没有阻碍。听那林外,杜鹃悲鸣,声声都带着泪水。
作者介绍:张素,清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史为主。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北上之际,在春末的时节,正是离别情绪最为浓厚之时,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这首《念奴娇 送外北上》是张素在送别友人时所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切的情感,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的开头以“别离谁惯”引入,迅速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正值春末,风雨交加,更加衬托出离别的沉重。接着,诗人提到饮酒,强调在离别时要尽情享受当下,切忌伤感的言辞,展现了一种豁达的态度。
柳拂津亭、花飘山店的自然景象描绘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象征着离别路上的美丽与不舍。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体现在希望他珍重长安路的叮咛中,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对于家庭的描写则透出一种温情与责任感,尽管生活艰辛,仍要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最后,杜鹃的啼声带来了悲伤的情绪,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感悟,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斗粟”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