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7:37
翠微高处拂云归。又是一年期。
西风仍似年年恶,搅天涯木叶惊飞。
谁信巴蕉荏弱,森然独障狂威。
黄花原有傲霜姿。化作锦千丝。
人天万事皆翻覆,料须臾寒暑潜移。
白帝金行在手,东皇不许施为。
在翠绿的高处,轻轻拂过云彩回归。又是一年重阳佳节。
西风依旧像往年那样凶恶,搅动着天涯的树叶惊慌飞舞。
谁能相信那巴蕉虽显得脆弱,却在狂风中独自巍然屹立。
黄花本有傲视霜雪的风姿,化作了千丝万缕的锦绣。
世间万事皆在翻覆,恐怕在不知不觉中寒暑已悄然更迭。
白帝手中金行在握,然而东皇却不允许施展其力。
作者介绍:汪东,生于清代,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壬寅年重阳节,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深刻观察。
这首诗通过对风、叶、花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理解和对坚韧不拔的赞美。诗的开头以“翠微高处拂云归”引入,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然而,随着“西风仍似年年恶”的出现,诗人将秋风的凶猛与自然的无情对比,显示出人生的无奈和脆弱。
接着,诗人以“谁信巴蕉荏弱,森然独障狂威”的对比,传达出即使在狂风暴雨中,巴蕉依然坚韧不拔,象征了人们在逆境中也应有的坚韧精神。紧接着“黄花原有傲霜姿”则为整首诗增添了积极向上的力量,黄花在寒霜中傲然绽放,似乎在告诉人们要勇于面对生活的挑战。
最后的几句“人天万事皆翻覆”,带有哲理的思考,暗示世事变迁,人生无常,而“白帝金行在手,东皇不许施为”则表达了对于权力与自由的思索,强调了人面对自然和命运的无力感。整首诗情感丰富,结构严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对坚韧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凶恶
C. 暴风雨
“黄花原有傲霜姿”中,黄花象征什么?
A. 脆弱
B. 坚韧
C. 美丽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的力量
B. 人生的无常与权力的限制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比较汪东的《风入松》与李白的《将进酒》,可以看到两者对待人生的态度。汪东的诗中有着对自然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情与对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