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4:05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深秋的霜露很重,清晨我起身走在幽静的山谷里。
黄叶覆盖了溪边的桥,荒凉的村庄只有古老的树木。
寒冷的花零散而寂寞,幽静的泉水声时断时续。
我早已忘却了心中的纷扰,何事能惊动那麋鹿呢?
诗中的“麋鹿”常常被视为自然与宁静的象征,古人认为麋鹿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灵,能够传达出一种清幽、淡泊的情感。诗人通过忘却“机心”,使自己与自然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心境的表达常见于唐代诗人的作品,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尤其在政治上遭贬时,他更是以诗寄情,反映出他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自然的向往。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创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正值深秋,他曾在南方山水间游历,感受到自然的清幽与深邃,因而产生出此诗。诗中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纷扰的淡薄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喧嚣的超脱。开头两句“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描绘了一幅清晨霜露重重的秋景,展示了诗人漫步在幽静山谷中的意境。接下来的“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通过黄叶与古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荒凉与静谧的感觉,似乎在映射着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描绘了寒冷的花草与流水声,进一步营造出了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心灵的宁静,正如最后一句“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表达了他对内心纷扰的超脱与对自然生活的陶醉。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借助深秋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填空题:诗中提到“荒村唯__”。
判断题:诗人对世事烦恼感到困扰。 (是/否)
比较柳宗元的《秋晓行南谷经荒村》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但柳宗元更注重于描绘秋天的萧瑟,而王维则通过“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气氛,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不同感受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