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9:24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作者: 柳宗元 〔唐代〕
十年憔悴到秦京,
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
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
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
垂泪千行便濯缨。
十年间我在秦京受尽憔悴,
谁知如今要走到岭外去。
伏波的故道依然有风烟在,
翁仲的遗址上草木依然茂盛。
我因懒散而招致他人的议论,
不必用文字来争取名声。
今天不需要在河边相别,
泪水千行就可以洗净我的衣裳。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和诗词见长。柳宗元的一生历经波折,曾因政治原因被贬,形成了他作品中常见的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身的情感体验,传达出对人生无常与别离的感慨。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柳宗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的开篇“十年憔悴到秦京”,道出了自己十年来在京城的辛酸与无奈,显现出一种疲惫感,似乎暗示着他在政治斗争中所受到的折磨。
接下来的“谁料翻为岭外行”,则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即将远行的无奈与悲伤。诗中提及的“伏波故道”和“翁仲遗墟”则展现了历史的沉淀与人事的变迁,似乎在提醒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离别与聚散都是微不足道的。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则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认为一切名声与争论都是虚幻的。他希望能以真诚的情感而非文字的华丽来面对生活。
最后一句“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尽管没有在河边相别,但泪水已足以洗净一切,表现出对友谊的深切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在深沉的情感中蕴含着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柳宗元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离别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柳宗元在诗中流露出对名利的淡漠,强调真情的重要,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柳宗元的《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友谊的珍视与离别的无奈
C. 对历史的怀念
“今朝不用临河别”意指:
A. 不需要在河边告别
B. 需要在河边告别
C. 在河边告别显得很重要
诗中提到的“伏波故道”象征:
A. 个人的成就
B. 历史的沉淀与变迁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及其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