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9:15
料峭西风紧。重阳后菊英生怕吹损。银屏暗护,琼筵乍敞,淡如人俊。篱边送酒谁过,径欲把陶家错认。看小窗斜月筛帘,幽香碎搅寒晕。尊前一寸抽芯,吟蛩解得,催老霜信。清欢待续,群芳怎殿,要将花问。繁华避他春色,笑隐逸呼名恰称。拌醉归仙蝶勾来,秋还在枕。
微凉的西风吹来,重阳节后菊花正绽放,生怕被风吹坏。银色屏风暗暗地保护着,华美的宴席突然打开,清淡的如同俊美的人。篱笆旁送酒的人是谁呢?我想把陶渊明的家误认为这里。透过小窗看到斜斜的月光筛下帘子,幽幽的花香打破了寒冷的气息。酒杯前的那一寸酒芯,让我吟诵的蟋蟀也明白,催促着岁月的老霜来临。清幽的欢乐还在继续,群芳该如何在殿上盛放?我想要问问花儿的情况。繁华的景致避开了春天的色彩,笑着隐逸的呼唤,恰好合适。醉意朦胧中,像仙蝶一样归来,秋天的气息依然在枕边。
作者介绍:邓潜,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擅长词作和诗歌,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秋意渐浓的季节,作者与友人在一起赏菊,借此场景表达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宴清都 友人席间赏菊》一诗,通过描绘秋日赏菊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诗歌开头以“料峭西风紧”引入,营造出一种微凉的秋意,带着深深的感伤。重阳节后,菊花盛开,正是生命的象征,但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忧虑。接着,诗人描绘了宴席的情境,银屏和琼筵的描写,传达了宴会的华美与雅致,似乎在讴歌着清雅的生活。
诗中多处运用意象,如“篱边送酒”、“小窗斜月”等,既展现了现实的细腻,也通过月光和酒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人对陶渊明的提及,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与世无争的理想。最后“拌醉归仙蝶勾来,秋还在枕”一句,展现了一种醉后轻松的境界,似乎在说尽管秋意已浓,但这种宁静的快乐依旧伴随在心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细腻的笔触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哲思,构建了一幅秋天赏菊的优雅画面,营造出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秋天的感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诗中蕴含着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对清幽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景色
B. 对秋天的感悟
C. 夏日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陶家”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清欢待续”中的“清欢”指的是什么?
A. 热闹的聚会
B. 清幽的快乐
C. 忧伤的心情
D. 纷扰的事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