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4:50
宴清都(饯明远兄县丞荣满赴调)
作者: 赵善扛 〔宋代〕
疏柳无情绪。都不管渡头行客欲去。犹依赖得,玉光万顷,为人留住。相从岁月如骛,叹回首离歌又赋。更举目斜照沉沉,西风剪剪秋墅。君行定忆南池,歌筵舞地,花晨月午。八砖步日,三雍奏乐,送君云路。别情未抵遗爱,试听取湖山共语。便可能无意同倾,一尊露醑。
这首诗描述了送别的情景,诗人感叹柳树在秋风中显得无情,似乎不关心即将离去的旅人。尽管如此,璀璨的月光依旧照耀着这片土地,仿佛为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岁月如飞,回首离别的歌声又重新吟唱。诗人抬头望向沉沉的天色,西风瑟瑟,秋意浓厚。朋友的远行使得他想起了南池的欢聚时光,歌舞升平,美好的日子令人怀念。离别的宴席上,乐声悠扬,送君上路。尽管别情难以抵挡,但他希望能与朋友的心灵相通,共同倾诉。最后,诗人举杯共饮,虽无意中,却也共享这份露水的清醇。
作者介绍
赵善扛,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赵善扛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景物与情感,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善扛为送别朋友明远所作,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离别的伤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友情的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宴清都》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的“疏柳无情绪”便巧妙地引入了离别的主题,柳树常与离别相联系,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借助“玉光万顷”的意象,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仿佛在用光明的月色来抚慰即将离去的心情。
随着诗句的展开,岁月的飞逝与朋友的远行交织在一起,诗人不禁感慨“叹回首离歌又赋”,将离别的情感进一步深化。西风的凛冽与秋天的沉沉,仿佛也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惆怅。尤其是“君行定忆南池”的句子,勾起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展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
最后,诗人在送别的宴席上举杯共饮,表现出一种淡然与洒脱,尽管离愁难以抵挡,但仍希望能够与朋友心灵相通。这种情感的深刻与细腻,使得整首诗在送别的主题上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也让读者感受到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脆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离别的伤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友谊的深厚与人生的无常,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愁的细腻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疏柳无情绪”中的“疏柳”所象征的是什么?
A. 离别
B. 喜悦
C. 宁静
“岁月如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往昔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南池”指的是什么?
A. 一处风景
B. 朋友聚会的地方
C. 离别的地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赵善扛的《宴清都》在情感上更为细腻,注重自然意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的情绪,表现出一种对友情的直接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