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1:24
大风从北来,汹汹十万军。
草木尽偃仆,道路瞑不分。
山泽气上腾,天受之为云。
山云如马牛,水云如鱼龟。
朝闇翳白日,暮重压厚坤。
高城岌欲动,我屋何足掀。
儿怖床下伏,婢恐坚闭门。
老翁两耳聩,无地著戚欣。
夜艾不知雪,但觉手足皲。
布衾冷似铁,烧糠作微温。
岂不思一饮,流尘暗空樽。
已矣可奈何,冻死向孤村!
大风从北方呼啸而来,像十万大军般汹涌。
草木都被吹倒,路途模糊不清。
山和水的气息攀升,天空因此变成了云。
山上的云像马牛般奔腾,水中的云如鱼龟般游荡。
清晨的黑暗遮住了白昼,傍晚的沉重压迫着大地。
高高的城墙似乎要动摇,我的房屋又算得了什么呢?
孩子们害怕地躲在床下,女佣们也恐惧地紧闭大门。
老翁耳聋无闻,满心忧愁无处倾诉。
夜里不知道外面下雪,只觉手足冰冷。
薄薄的被子冷得像铁,烧些秸秆才略微温暖。
难道不想喝一口酒,灰尘弥漫的空酒樽?
唉,真是无可奈何,冻死在这孤零零的村庄里!
本诗通过描绘风雪交加的情景,反映了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和悲惨。陆游的生活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尤其是南宋时期的动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可以看作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在南宋时期经历了国家的衰弱,始终关心国家命运,诗风豪放,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北方的严寒和南方的风雪交加,表达了对恶劣天气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诗中流露出对生存困境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无助感。
《风云昼晦夜遂大雪》是一首描写自然气候变化的诗作,诗中以大风和大雪为背景,展现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人们的恐惧和无奈。开头两句用“汹汹十万军”形象地描绘出风的力量,接着通过“草木尽偃仆”显示出自然的威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
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描绘,还有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刻画。孩子们在床下伏身,女佣们紧闭大门,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无力感。而老翁“无地著戚欣”,则展现了老年人的无助和孤独。最后的“冻死向孤村”,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绝望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无力感及生活的艰辛,展现了陆游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大风从北来,汹汹十万军。
草木尽偃仆,道路瞑不分。
山泽气上腾,天受之为云。
山云如马牛,水云如鱼龟。
朝闇翳白日,暮重压厚坤。
高城岌欲动,我屋何足掀。
儿怖床下伏,婢恐坚闭门。
老翁两耳聩,无地著戚欣。
夜艾不知雪,但觉手足皲。
布衾冷似铁,烧糠作微温。
岂不思一饮,流尘暗空樽。
已矣可奈何,冻死向孤村!
全诗以自然灾害为背景,通过对风雪的描绘,表达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绝望。陆游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人们在面对严酷环境时的复杂心理。
诗中“大风从北来”所描绘的是哪种天气现象?
“布衾冷似铁”中的“布衾”指的是什么?
诗中反映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