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病告中答王錡见招》

时间: 2025-04-23 03:53:02

诗句

伏枥驽骀伏枕人,不应俱是厌京尘。

东城自有乘肥客,白苎新裁探候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53:02

原文展示:

伏枥驽骀伏枕人,不应俱是厌京尘。
东城自有乘肥客,白苎新裁探候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人生与环境的感慨。诗句的意思是:无论是驽马还是骏马,都在休息,不应该都厌倦于京城的尘嚣。东城有乘坐丰腴马匹的贵客,白苎(一种植物)刚刚裁剪,正是迎接春天的时节。

注释:

  • 伏枥:指马在槽边休息,可以引申为人处于一种闲暇状态。
  • 驽骀:驽马与骏马的对比,象征不同层次的人。
  • 厌京尘:厌倦京城的尘土与喧嚣。
  • 乘肥客:乘坐肥壮马匹的客人,代指富贵之人。
  • 白苎:白色的苎麻,象征春天的生机,暗指春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伏枥驽骀”出自《庄子》,用于比喻不同的选择与境遇。“东城自有乘肥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阶层分化,富贵者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1126),字方回,号秋水,晚号云水居士,宋代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贺铸因病而感到无奈之时,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驽马与骏马的对比,引发了对人生不同境遇的思考。诗人不仅在病中感受到对京城繁华与喧嚣的厌倦,还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东城的肥客与春天的白苎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尤其是在艰难时刻。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在自然与社会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伏枥驽骀伏枕人”:借用马的比喻,表达一种安逸的状态,暗示无论能力如何,最终都要面对生活的现实。
    • “不应俱是厌京尘”:强调无论驽马与骏马,都不应厌倦喧嚣的京城,体现了对生活态度的辩证思考。
    • “东城自有乘肥客”:引入社会背景,暗示富贵与普通人之间的对比。
    • “白苎新裁探候春”:象征生机与希望,展现出春天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驽马与骏马的对比,展现人生的多样性与不平。
    • 象征:白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反映出在逆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意象分析:

  • 驽马与骏马:象征不同的人生境遇。
  • 京尘:代表繁华的都市生活,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
  • 东城、乘肥客:体现社会的阶层与财富分化。
  • 白苎、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带来积极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伏枥驽骀”中的“伏枥”意指: A. 马在吃草
    B. 马在休息
    C. 马在奔跑

  2. 诗中提到的“白苎”象征: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3. 诗人对京城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比较贺铸与李清照的作品,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的不同风格。贺铸的诗更具理性思考,而李清照则更为感性细腻。在主题上,两者都关注生活的琐碎与人情冷暖,但表现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贺铸传》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仙萼亭应制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 晚泊湘江 咏笛 题鉴上人房二首 上阳宫侍宴应制得林字 登逍遥楼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度大庾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灵材 自食其言 金字旁的字 剖陈 豆字旁的字 身经百战 衣字旁的字 头纲 连缘 力竭声嘶 否结尾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不知深浅 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宿寓 畎亩之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