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5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53:02
伏枥驽骀伏枕人,不应俱是厌京尘。
东城自有乘肥客,白苎新裁探候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人生与环境的感慨。诗句的意思是:无论是驽马还是骏马,都在休息,不应该都厌倦于京城的尘嚣。东城有乘坐丰腴马匹的贵客,白苎(一种植物)刚刚裁剪,正是迎接春天的时节。
“伏枥驽骀”出自《庄子》,用于比喻不同的选择与境遇。“东城自有乘肥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阶层分化,富贵者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
贺铸(约 1052-1126),字方回,号秋水,晚号云水居士,宋代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该诗写于贺铸因病而感到无奈之时,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驽马与骏马的对比,引发了对人生不同境遇的思考。诗人不仅在病中感受到对京城繁华与喧嚣的厌倦,还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东城的肥客与春天的白苎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尤其是在艰难时刻。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在自然与社会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伏枥驽骀”中的“伏枥”意指:
A. 马在吃草
B. 马在休息
C. 马在奔跑
诗中提到的“白苎”象征: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诗人对京城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无所谓
比较贺铸与李清照的作品,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的不同风格。贺铸的诗更具理性思考,而李清照则更为感性细腻。在主题上,两者都关注生活的琐碎与人情冷暖,但表现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