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1:32
怀寄周元翁十首之
作者: 贺铸 〔宋代〕
周郎归溓溪,旱燥害嘉谷。
仰饱百指余,嗷然坐空屋。
应书乞米帖,得继朝来粥。
行升大夫籍,月赐万钱禄。
振显属他年,盘飧罗海陆。
毋忘佛子言,不食大夫福。
周郎回到了溓溪,干旱和炎热损害了优质的谷物。
抬头仰望,手指沾满了残余的食物,孤独地坐在空屋中。
我应该写一封乞求米粮的信,才能继续吃到早上的粥。
我渴望升任大夫的职位,月薪万钱的俸禄。
未来的显赫荣耀全在明年,桌上的美味佳肴将是海陆珍馐。
但请不要忘记佛子的教诲,不要依赖大夫的福气。
“毋忘佛子言,不食大夫福”出自佛教教义,强调独立自主,不应依赖他人的恩惠,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反思和对信仰的坚持。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1125),字希夷,号湘山,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风格清新明丽,情感真挚。贺铸的作品多以个人生活经历为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云变化。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贺铸生活艰难时期,表达了他对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人们生活困苦的现实。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思考。开篇提到周郎的归来,似乎在暗示一种回归的希望,但紧接着的“旱燥害嘉谷”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情与人类生存的艰难。诗中通过对食物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基本生存需求的关注,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应书乞米帖”一语,体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悲哀,生活的窘迫使他不得不向他人乞求帮助,这种情感在文学中常常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句子则展现了诗人对地位和财富的渴望,通过“行升大夫籍,月赐万钱禄”,折射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最后两句则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强调了自我价值和独立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依赖于外在的物质利益,而是应当追求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自由。
逐句解析:
周郎归溓溪,旱燥害嘉谷。
仰饱百指余,嗷然坐空屋。
应书乞米帖,得继朝来粥。
行升大夫籍,月赐万钱禄。
振显属他年,盘飧罗海陆。
毋忘佛子言,不食大夫福。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与对未来希望的追求,同时强调独立自主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不忘自我价值。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呈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体会与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周郎”指的是:
A. 周元翁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位诗人
诗中“乞米帖”指的是什么?
A. 乞求米粮的信件
B. 书信的名称
C. 诗人的名片
“毋忘佛子言”强调的是:
A. 对佛教的信仰
B. 不应依赖他人
C. 对未来的展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贺铸的《怀寄周元翁十首之》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现了对乡土的思念与对现实的反思,但贺铸的作品更强调生存的困境与对物质的渴望,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