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4:44
韶石渡头,舟横野水。
汾阳浪里,棹发孤烟。
云月无私,溪山岂异。
一言合辙,千里同风。
八千弟子今何在,
万里山河属帝家。
在韶石渡口,船横在广阔的水面上。
在汾阳的波涛中,船桨划动,带起孤独的烟雾。
云与月没有私心,溪流与山岂能有所差别。
一言相投千里共鸣,
八千弟子如今何在?
万里山河都归属于皇帝的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慧印,宋代著名的禅宗大师,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关注自然与哲理,常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时期正值国家政治动荡,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寄托对人世的思考,反映了对时代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心中难以言表的情感。开篇的“韶石渡头,舟横野水”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水边画面,舟船在水中游弋,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常。紧接着,诗人以“汾阳浪里,棹发孤烟”描写了船桨划水时所引起的孤烟,孤独感进一步加深。
“云月无私,溪山岂异”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领悟,云与月、溪流与山皆是自然的产物,没有私心,暗示了人应当效仿自然,追求无私的心态。一言合辙,千里同风,更是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的共鸣与交汇,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精神的契合。
最后两句“八千弟子今何在,万里山河属帝家”,则是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反思,感叹曾经的辉煌如今已不复存在,历史的变迁让人与土地的关系变得复杂而深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舟横野水”意指:
A. 船在海上
B. 船在广阔的水面上
C. 船在小溪里
D. 船在河流中
“云月无私”说明了什么?
A. 云和月有自己的情感
B. 自然是无私的
C. 云和月是相互依存的
D. 自然与人没有关系
诗中提到的“八千弟子”代表: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学生
C. 历史上的名士
D. 过去的辉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