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4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6:25
后圃杏花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小树手初种,当年花便稠。
拣枝那忍折,绕径秪成愁。
淡了犹红在,留渠肯住不。
无端万银竹,判却一春休。
小树刚刚种下,第一年就开满了花。
我怎忍心去挑拣折断花枝,绕着小径只感到愁绪。
花虽然已经淡去,仍旧隐隐透着红色,
难道你愿意停留在这里吗?
无缘无故的,万竹成林,却也让这一春的美好休止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对春光的珍惜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细节,体现了浓厚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后圃杏花》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但文化繁荣。诗人以种植杏花为引子,抒发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景物变化的感慨。
《后圃杏花》是一首表现春日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杏花的生长与凋谢,表达对生命短暂和美好瞬间的珍惜。开头两句“小树手初种,当年花便稠”描绘了杏花盛开的场景,生机盎然,给人以欣喜。接下来的“拣枝那忍折,绕径秪成愁”则转向了忧愁,尽管花开繁盛,但诗人却因无法忍心折断花枝而感到惆怅,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淡了犹红在,留渠肯住不”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尽管花已开始凋零,但仍然希望留住那份美好。最后一句“无端万银竹,判却一春休”则强调了春天的短暂与无奈,虽万物繁茂,却又似乎因竹子而让春天失去生机。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杏花的生与死,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珍惜
B. 对秋天的感慨
C. 对冬天的厌恶
D. 对夏天的期待
填空题:
“小树手初种,当年花便____。”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无端万银竹”意在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后圃杏花》与《春晓》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感情描写,而后者则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这种对比显示了不同诗人对春天的不同理解与表现方式。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后圃杏花》的全面理解与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