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3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33:50
尽日山行意未销,
皈来再与坐溪桥。
山童抛石落溪水,
唤作鱼儿波面跳。
整天在山间行走,心中意绪仍未消散,
回到这里再坐在溪边的桥上。
山里的孩子抛石头落入溪水,
叫作鱼儿在波面上跳跃。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体现出一种田园诗的风格。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晚皈再度西桥四首》创作于杨万里晚年,他常常在山间游玩,享受山水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此时的他在经历了许多风雨后,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一天劳累的山行后,回到溪边桥上坐下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与之融为一体的心境。整首诗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孩子们抛石的场景,既是童趣的体现,也为诗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在形式上,四句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展现了杨万里扎实的诗歌功底。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引导读者去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诗的最后一句“唤作鱼儿波面跳”,不仅展现了鱼儿跃出水面的生动场景,也象征着自然与生命的活力,给人以无尽的联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描写山行的疲惫与溪边的安宁,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体现了诗人淡泊明志、归于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尽日山行意未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疲惫
B. 快乐
C. 思绪未消散
“山童抛石落溪水”中的“山童”指的是?
A. 老人
B. 孩子
C. 动物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C. 对历史的追忆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杨万里的诗更具生活气息,通过孩子的嬉戏描绘了自然的生动。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一种孤独的诗意,强调人与自然的宁静对话。两者虽同为描写自然,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方式却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