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3:30
次韵毛君偶成
(苏辙)
年来衰病正相兼,
薄宦奔驰尚未厌。
诗句空多浑漫与,
俗缘已重不须添。
聱牙向物知难合,
疏懒怜公独未嫌。
时听渊明咏归去,
犹应为我故迟淹。
近年来我因衰老和疾病而相互交织,
身为小官,奔波劳碌却仍未感到厌倦。
虽然我的诗句已经写了很多,但往往是漫不经心,
因为世俗的牵绊已经太重,不需要再多添烦恼。
我对事物的看法已经变得有些难以相合,
而我却依旧怜惜您,公子,您却对此不以为然。
有时听到陶渊明吟唱着归隐的诗句,
我想我仍然是因为这些原因而迟迟未能归去。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作为苏东坡的弟弟,他在文学、政治和哲学上都颇有成就,尤以诗词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苏辙晚年,正值他身体衰弱、政治生涯不如意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陶渊明归隐理想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对清静生活的渴望。
《次韵毛君偶成》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世俗生活的无奈。诗的开头提到衰病,直接引出诗人身处的困境,表现出对自身身体状态的真实感受。接着,诗人以“薄宦奔驰尚未厌”自嘲,显示出他对当下小官身份的无奈,尽管感到疲惫却仍然未愿放弃这份微薄的官职。
诗中的“诗句空多浑漫与”一语,揭示了他对自己写作态度的反思,诗句虽多却缺乏深度,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繁杂的厌倦感。接下来的“俗缘已重不须添”,则是对世俗关系的无奈,诗人深感这种繁琐的牵绊让他难以摆脱。后面的“聱牙向物知难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与思考变得愈加困难,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最后,诗人提到陶渊明,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一部分不仅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也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丰富,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读后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归隐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对世俗纷扰的反思及对个人内心情感的探讨。
苏辙的字是什么?
A. 子瞻
B. 子远
C. 子明
D. 子恒
“聱牙向物知难合”中的“聱牙”意指什么?
A. 说话困难
B. 吃东西困难
C. 写诗困难
D. 交友困难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