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1:35
断发雕肌费一躯,岐阳万国布黄朱。
仲雍不解兄深意,季历携昌亦天吴。
这首诗表达了为了国家和兄弟而付出一切的决心与无奈。诗中提到的“断发雕肌”意指为国捐躯,虽付出一身的代价,然而却仍感到遗憾与无奈。岐阳象征着众多国家的兴衰,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后两句提到的仲雍和季历,指的是历史人物的误解与误判,表现出历史的悲剧与人心的复杂。
陈普,字子美,号石齿,南宋初期的诗人,生于北宋末年,经历了国家动荡与社会变迁。他的诗作多关注历史人物与事件,风格沉稳,情感深厚,常带有哲理思考。
《咏史上·泰伯》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士人多感无奈之时。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兄弟情义的感慨,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士人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开头的“断发雕肌费一躯”不仅是对个人牺牲的反思,更是对历史上无数为了忠诚、理想和家国而努力奋斗但最终未能如愿的人的同情和敬佩。接下来的“岐阳万国布黄朱”则通过地理与政治的结合,强调了当时的复杂局势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变幻。
诗中提到的“仲雍不解兄深意”与“季历携昌亦天吴”,则进一步揭示了历史人物之间的误解与无奈,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的复杂情感。这种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也充满了人性的思考。
整首诗以历史人物为主线,体现了对兄弟情义的赞美与反思,同时也表现出对历史无情的感慨与对人性的思考。
可以与唐代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杜甫也通过历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国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