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7:22
三纲五典不用学,
旦气清时在枕边。
未出母胎无不具,
何须万里役楼船。
这首诗的意思是:三纲五常的道理不需要特意去学习,清晨的气息和时光就在身边。人在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一切,何必为了追求名利而跋涉千里,劳碌奔波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普,字仲明,号白圭,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27年,卒年不详。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表达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处于士人追求名利、功名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反思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人性本质的思考。开篇提到“三纲五典”,一方面是对士人道德观念的讽刺,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诗人对传统伦理的淡然态度。接着以“旦气清时在枕边”形象地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美好,暗示着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未出母胎无不具”一句,强调了人天生拥有一切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对内心潜能的信任与依赖。最后一句“何须万里役楼船”,不仅反映了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揭示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而非外在的浮华与喧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反对盲目的名利追逐,提倡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纲五典”主要指代什么?
A. 道德规范
B. 诗歌形式
C. 历史典故
诗中“旦气清时在枕边”所体现的意象是什么?
A. 战争的喧嚣
B. 清晨的宁静
C. 市井的繁忙
“何须万里役楼船”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向往功名
B. 反对浮华生活
C. 追求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陈普的这首诗在主题上都有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为豪放,强调享乐与放纵,而陈普则更加内敛,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