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1:53
不复青铜照瘁颜,
耄荒从谏若移山。
只将女子论贤否,
陶母当时亦翦鬟。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年老色衰的感慨,镜子再也无法映照出年轻的面容。年迈的人即使受到劝谏,也如同山石一般难以移动。对女人的品德只应以她的贤良与否来评判,陶渊明的母亲当年也是亲自为他剪发。
刘子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人事与自然的变化。
此诗创作于一个对女性品德与评价日益重视的社会背景下,反映出作者对女性角色的思考和对自身老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衰老与女性品德的关系。开头用“青铜照瘁颜”引入,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类的脆弱。接下来的“耄荒从谏若移山”则将衰老与劝谏结合,展示了年长者在面对劝导时的固执与无奈。最后两句不仅引入陶母的形象,还提出了对女性的评价标准,强调贤良的重要性。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比鲜明,情感深邃,体现了作者对生命与道德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女性的品德与年华流逝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及对贤良女性的赞扬。
诗中提到的“青铜”指的是什么?
A. 铜器
B. 镜子
C. 青色的东西
“耄荒”是什么意思?
A. 年轻
B. 年老且衰败
C. 美丽
陶母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义母
B. 贤良的女性
C. 严厉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