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明皇览镜妃子剪鬟》

时间: 2025-05-04 10:41:53

诗句

不复青铜照瘁颜,耄荒从谏若移山。

只将女子论贤否,陶母当时亦翦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1:53

原文展示:

不复青铜照瘁颜,
耄荒从谏若移山。
只将女子论贤否,
陶母当时亦翦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年老色衰的感慨,镜子再也无法映照出年轻的面容。年迈的人即使受到劝谏,也如同山石一般难以移动。对女人的品德只应以她的贤良与否来评判,陶渊明的母亲当年也是亲自为他剪发。

注释:

  • 青铜:指古代的青铜镜,常用来照映容颜。
  • 瘁颜:形容因忧愁或衰老而憔悴的面容。
  • 耄荒:耄,指年老;荒,形容衰败。
  • 从谏:接受劝谏。
  • 陶母:指陶渊明的母亲,是古代文学中贤良淑德的象征。
  • 翦鬟:剪发,意指剃去头发的行为。

典故解析:

  • 陶母:陶渊明(陶潜)的母亲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典型,诗中提到她剪发,意在强调贤良女性的角色与责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人事与自然的变化。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对女性品德与评价日益重视的社会背景下,反映出作者对女性角色的思考和对自身老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衰老与女性品德的关系。开头用“青铜照瘁颜”引入,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类的脆弱。接下来的“耄荒从谏若移山”则将衰老与劝谏结合,展示了年长者在面对劝导时的固执与无奈。最后两句不仅引入陶母的形象,还提出了对女性的评价标准,强调贤良的重要性。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比鲜明,情感深邃,体现了作者对生命与道德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不复青铜照瘁颜”:镜子不再映出美丽的青春面容,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 “耄荒从谏若移山”:年老的人难以改变,形象地表达了对劝谏的无奈。
    • “只将女子论贤否”:评价女性应以品德为准,而非外貌。
    • “陶母当时亦翦鬟”:提及陶渊明的母亲,强调贤良的价值。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衰老比作“青铜镜”的失效,形象而生动。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女性的品德与年华流逝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及对贤良女性的赞扬。

意象分析:

  • 青铜镜:象征着青春与美丽的逝去。
  • 山石:象征着年长者的顽固与不变。
  • 陶母:象征着贤良女性的典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铜”指的是什么? A. 铜器
    B. 镜子
    C. 青色的东西

  2. “耄荒”是什么意思? A. 年轻
    B. 年老且衰败
    C. 美丽

  3. 陶母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义母
    B. 贤良的女性
    C. 严厉的母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探讨爱情与时间的流逝。
  • 《静夜思》李白:反映对故乡的思念与年华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子翚的此诗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两者都涉及到时间与美的主题,但刘子翚更强调女性的品德,而白居易则聚焦于爱情的悲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马秘丞 金陵 江梅 北山三咏其三——道光泉 老人行 示报宁长老 杂咏三首 与僧道升二首 其一 游章义寺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骑驴索句 腾虬 不刊之说 包含妇的成语 危言谠论 西进运动 黍字旁的字 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尺寸千里 目不忍见,耳不堪闻 沾溉后人 业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病理学 一闻千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