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4:26
贾山辞赋妙升堂,
十八高名擅洛阳。
遭主圣人千载事,
济时贤献万夫望。
已加坛上将军钺,
未促齐中相国装。
曾有新诗介眉寿,
悲歌何忍送归墙。
贾山的辞赋在高堂之上格外出色,
他在洛阳的名声如同十八般武艺般显赫。
经历了圣明君主千年的历史,
如今他被众人所仰望,成为人才的代表。
他已经获得了将军的权杖,
却还未能担任相国的职位。
他曾写过新诗祝愿眉寿,
而我怎能忍心用悲歌送他离去呢?
晁补之(1050年-1120年),字用之,号志道,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作品多具有哲理性。
此诗写于王拱辰去世之际,表达了对其的怀念与敬仰。王拱辰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为国家贡献良多,诗中流露出对其逝去的惋惜之情。
此诗以王拱辰为题,蕴含了深厚的哀思。开篇通过“贾山辞赋妙升堂”引入,既展示了王拱辰的文采与成就,也象征着他在文化上的地位。接着“十八高名擅洛阳”则强调了他在洛阳的声望,借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其影响力。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王的追念,提到“遭主圣人千载事”,可见王在历史长河中为国所做的贡献。
后半部分提到“已加坛上将军钺”,显示出王的地位与荣耀,然而“未促齐中相国装”却隐含了未能达到更高的政治理想,夹杂着对其未尽之志的惋惜与哀痛。最后的“悲歌何忍送归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难以割舍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通过对王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人才的珍惜与对逝者的哀悼。
整首诗表达了对王拱辰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反映了诗人对人才的珍惜以及对逝者的哀痛,同时也揭示了对未能实现更高理想的惋惜。通过对比王的成就与未竟事业,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度。
诗中提到的“贾山”是指哪两位历史人物?
A. 贾谊和王粲
B. 贾宝玉和林黛玉
C. 贾政和王夫人
D. 贾探春和王熙凤
诗中“已加坛上将军钺”是指什么?
A. 诗人的梦想
B. 王拱辰获得的权力与荣誉
C. 王拱辰的诗作
D. 赞美朋友的诗句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惋惜与哀痛
C. 愤怒
D. 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