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8:29
王拱辰太尉挽辞二首 其二
作者: 晁补之
童年已切耆英慕,
壮岁初陪后乘游。
卫幕櫜弓皆广建,
梁筵进牍并枚邹。
云台生面丹青古,
马鬣新封草木秋。
是事公应付蜩甲,
苍霞谁见揖浮丘。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拱辰太尉的怀念与感慨。诗人回忆童年时对年长者的崇敬,壮年时与王太尉一同游历的情景。诗中提到的卫幕和櫜弓象征着王太尉的威武与成就,梁上的筵席则是对他高人一等的礼遇。云台的丹青与马鬣的草木,描绘出岁月的流逝,感叹自然的变化与人事的无常。最后一句以苍霞与浮丘的比喻,表达对王太尉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作者介绍:晁补之,宋代诗人,字允恭,号皓月,擅长诗词与散文,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风格清新而不失豪放。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拱辰去世后,反映了诗人对其的深切怀念及对其生平事迹的尊敬,表达了对友人的惋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王拱辰太尉的怀念之情。首联以“童年已切耆英慕”开篇,直接点出对年长者的崇敬,表现了诗人对王太尉的崇拜与尊重。接下来的“壮岁初陪后乘游”,不仅展示了与王太尉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诗中提到的“卫幕櫜弓”与“梁筵进牍”,不仅展现了王太尉的军事成就,也体现了社会对他的尊重与高看。在“云台生面丹青古,马鬣新封草木秋”两句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寄托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一句“苍霞谁见揖浮丘”,以苍霞与浮丘作为隐喻,表达了对王太尉的深切怀念,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感。整首诗气韵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王拱辰太尉的回忆,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人生无常的感叹,传递出深厚的情感与社会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童年已切耆英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卫幕櫜弓皆广建”中的“卫幕”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苍霞谁见揖浮丘”的含义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