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2:59
原文展示:
再和彦高
刘著 〔宋代〕
否泰由来在岁星,谁听叩角作商声。
一朝汉魏成今古,百口燕秦隔死生。
雉堞仅能逃病妇,雁书犹记作团兄。
雪云埋尽辽西路,有酒如淮奈此情。
白话文翻译:
命运的好坏自古以来就与岁星相关,谁能听到敲击牛角发出的商声。
一夜之间,汉魏的历史变成了古今,百口之家在燕秦之地隔绝了生死。
城墙只能让病弱的妇人逃脱,雁书还记着作为团聚的兄弟。
雪云覆盖了辽西的道路,有如淮河般的酒也无法平复这种情感。
注释:
- 否泰:指命运的好坏。
- 岁星:指木星,古人认为岁星的运行与人间吉凶有关。
- 叩角作商声:指敲击牛角发出的声音,商声代表悲伤。
- 汉魏成今古:指历史变迁,汉魏时代已成为过去。
- 百口燕秦隔死生:指家族成员在燕秦之地生死相隔。
- 雉堞:指城墙。
- 雁书:指书信,古人常用雁传书信。
- 团兄:指团聚的兄弟。
- 辽西路:指辽西地区的道路。
- 有酒如淮:形容酒多,淮河是中国的大河,比喻酒多。
诗词背景:
刘著是宋代诗人,其生平不详。这首诗是和友人彦高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岁星、汉魏、燕秦等历史和地理元素的提及,表达了对命运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岁星、汉魏、燕秦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否泰由来在岁星”一句,直接点出了命运的无常,而“一朝汉魏成今古”则进一步以历史的变迁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后两句通过对城墙、雁书、雪云等意象的描绘,加深了这种无常和隔绝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否泰由来在岁星”,直接点出了命运的无常,岁星的运行被认为是决定人间吉凶的因素。
- 第二句“谁听叩角作商声”,通过敲击牛角发出的悲伤声音,暗示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奈。
- 第三句“一朝汉魏成今古”,以历史的变迁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第四句“百口燕秦隔死生”,通过家族成员在燕秦之地生死相隔的情景,加深了这种无常和隔绝的情感。
- 第五句“雉堞仅能逃病妇”,通过城墙只能让病弱的妇人逃脱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奈和脆弱。
- 第六句“雁书犹记作团兄”,通过雁书还记着作为团聚的兄弟的情景,表达了对团聚的渴望。
- 第七句“雪云埋尽辽西路”,通过雪云覆盖了辽西的道路的情景,加深了这种隔绝和无奈的情感。
- 第八句“有酒如淮奈此情”,通过有如淮河般的酒也无法平复这种情感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有酒如淮”,用淮河比喻酒多。
- 拟人:如“岁星”被赋予了决定人间吉凶的能力。
- 对仗:如“否泰”与“岁星”,“汉魏”与“今古”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命运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隔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岁星:象征命运的无常。
- 汉魏:象征历史的变迁。
- 燕秦:象征生死相隔。
- 雉堞:象征人生的无奈和脆弱。
- 雁书:象征对团聚的渴望。
- 雪云:象征隔绝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否泰由来在岁星”中的“岁星”指的是什么?
A. 木星
B. 金星
C. 火星
D. 土星
-
诗中“一朝汉魏成今古”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历史的变迁
B. 时间的流逝
C. 人生的短暂
D. 命运的无常
-
诗中“有酒如淮奈此情”中的“淮”指的是什么?
A. 淮河
B. 淮南
C. 淮北
D. 淮安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对登高望远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刘著的《再和彦高》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但刘著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 刘著的《再和彦高》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但刘著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命运和历史的深刻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刘著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