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1:42
孝烈将军歌
挟弓刀,跨鞍马,宛宛去边城,妾是从征者。
昨夜可汗来徵兵,户有三丁抽一丁。
阿爷年衰小弟弱,妾替爷征死亦乐。
戎装结束慷慨行,万里驰驱入沙漠。
黄河东去黑水西,愁云惨惨阴山低。
故乡一片深闺月,夜夜沙场照铁衣。
狡兔雌雄那可怜,火伴同行空习见。
不画蛾眉十三年,归来依旧芙蓉面。
吁嗟乎!英雄何必皆男儿,须眉纷纷徒尔为。
君不见,孝烈双兼古莫比,乃在区区一女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将军的壮烈情怀。她骑马带着弓刀,朝着边城奔去,因为她是随军出征的女兵。昨夜可汗征召士兵,家中有三名男子,却抽走了一人。她的父亲年老,小弟年幼,她愿意替父亲去战场,死而无怨。她身穿戎装,豪情万丈,万里驰骋进入沙漠。黄河东流,黑水西去,阴山低沉,愁云惨淡。故乡的明月映照着她夜晚在沙场的铁甲。狡兔的雌雄都不值得怜惜,同行的火伴空有习见之情。她十三年未妆,归来仍是芙蓉面容。唉!英雄何必皆为男子,须眉纷纷只是徒劳。难道你没有看到,古往今来,双孝双烈的英雄其实只在这区区女子身上吗?
作者介绍
孙荪意,清代女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她的作品多表现女性的坚韧与勇敢,尤其是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展现出女性的力量和价值。
创作背景
在清代,社会对女性的地位限制严格,女性出征的情景较为罕见。此诗反映了女性在战争中的角色,表达了对家庭责任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双重理解。
《孝烈将军歌》是一首富有激情与力量的诗作,展现了女性在战争中的勇敢与牺牲精神。诗中女主角从容应对可汗征兵的召唤,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对家庭的深切关爱。她以“妾”自称,表明了她的身份,但在随后的叙述中,她却展现了超越传统女性角色的豪情。诗中“戎装结束慷慨行”一句,鲜明地体现了她的决心与勇气。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黄河东去黑水西”描绘出辽阔的边疆景象,映衬出女将军孤独而坚毅的形象。故乡的月光照耀着她的铁衣,既有思乡之情,也有对战争的沉重感受。最后的反思“英雄何必皆男儿”,更是对传统性别观念的挑战,强调了女性同样能够承载英雄气概。
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是悲壮而激励的,展现了对家国的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强调女性同样可以在英雄主义中展现出力量与勇气;同时也反映了对家国的忠诚与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女将军的身份是什么?
A. 农民
B. 士兵
C. 王后
D. 商人
诗中提到的“可汗”是指什么?
A. 农田
B. 首领
C. 学者
D. 诗人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A. 男性英雄的伟大
B. 女性同样可以成为英雄
C. 战争的残酷
D. 家庭的重要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