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41
故人随化往,倏忽今六霜。
及我就拘限,清风留此堂。
松竹逾映蔚,芝兰自销亡。
绝弦罢流水,闻笛同山阳。
炯如冰玉姿,粲若鸾凤章。
欲翥摧劲翮,先秋落贞芳。
正平赋鹦鹉,文考颂灵光。
二子古不吊,夫君今何伤。
黄墟既杳杳,玄化亦茫茫。
岂必限宿草,含凄洒衣裳。
故人已随化去了,转眼间已是六个霜降。
我被囚禁在这里,唯有清风留在这大厅。
松树和竹子越发显得苍翠,芝兰却已经凋零。
琴弦断了,流水也停了,听到的笛声仿佛在山阳。
她的姿态如冰玉般晶莹,光彩像鸾凤一样灿烂。
想要展翅高飞,首先要经历秋天的凋零。
正平赋的鹦鹉,文考的灵光。
古人已不再吊唁,今君又何必伤感?
黄墟已是杳无音信,玄化的事物也模糊不清。
难道一定要局限于宿草,含着悲凄洒下衣裳?
作者介绍:权德舆,唐代诗人,字子元,号青阳,曾任翰林学士,擅长诗歌,尤其以其抒情诗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权德舆对亡友杨校书的追忆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在唐代,友谊被极为重视,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追忆,反映出对人生苦短、时光流逝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充满了对逝去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即以“故人随化往,倏忽今六霜”引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杨校书的追忆,时间的流逝令他倍感伤感。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被囚禁的状态,清风在空荡荡的大厅中仿佛成了唯一的陪伴,突显了孤独感。
松竹的苍翠与芝兰的凋亡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脆弱。诗中“绝弦罢流水”则暗示音乐与情感的消逝,仿佛友人的音容笑貌随着琴声一同消逝。在描绘美丽的意象时,诗人使用了“炯如冰玉姿,粲若鸾凤章”,展现了友人的高洁与优雅。
后面的诗句则转向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表达出一种要在生命中追求理想与价值的渴望。诗的最后,诗人幽幽地叹息,古人已不再吊唁,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愈加明显。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追忆,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对情感与自然的深刻认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故人”是指谁?
A. 亲人
B. 朋友
C. 同事
D. 学者
诗中的“清风”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财富
C. 时间
D. 自由
“绝弦罢流水”中“绝弦”指的是什么?
A. 音乐的结束
B. 友谊的断裂
C. 生命的结束
D. 旅行的结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