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三首》

时间: 2025-05-01 01:57:17

诗句

初约看花花已尽,重新邀客客应欢。

真花既不能长艳,画在霜纨更好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7:17

原文展示:

初约看花花已尽,
重新邀客客应欢。
真花既不能长艳,
画在霜纨更好看。

白话文翻译:

原本约好一起看花,花已经凋零;
重新邀请朋友,朋友们自然会高兴。
真花虽然无法长久绽放,
而画在绢帛上的花更显得好看。

注释:

  • 初约:最初约定。
  • 看花:欣赏花朵。
  • 花已尽:花已经凋谢。
  • 重新邀客:再次邀请朋友。
  • 应欢:应该会感到高兴。
  • 真花:真实的花朵。
  • 长艳:长久地保持美丽。
  • 画在霜纨:画在精美的绢帛上。
  • 更好看:显得更加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与中国古代文人对花的喜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密切相关。花常常象征着美好、短暂和易逝,诗人在这里将花与画作进行比较,反映了对美的不同理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聘之,号香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聚会之时,借助花的意象来表达对短暂美好的感慨,也反映出文人之间的情谊。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以“花”为引子,展现了美的短暂与持久之间的哲思。诗的开头便道出原本的约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花已凋零,显示出生命之脆弱与短暂。接着,诗人邀请朋友再次相聚,表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朋友们的欢愉与共叙情感的期盼,形成了一种温暖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实的花朵虽然无法长久绽放,但画在绢帛上的花却能永存。这一比较不仅是对美的再现,也是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在面对真实与虚幻时,艺术的表现往往能够超越自然的限制,给人以更深的美感与享受。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情感上却丰富,展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初约看花花已尽:说明原定的赏花活动因为花朵已凋谢而无法进行。
    • 重新邀客客应欢:虽然花已尽,但通过再次邀请朋友,表达了人们对聚会的期待和愉悦。
    • 真花既不能长艳:强调真实的花朵无法长久保持美丽,暗示生命的无常。
    • 画在霜纨更好看:艺术作品比自然更能持久,反映了对艺术的赞美。
  • 修辞手法

    • 对比:真实花与画中花的对比,彰显生命的短暂与艺术的永恒。
    • 隐喻:花象征着美好与生命,而画则象征着艺术的永恒价值。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短暂美的惋惜与对艺术长存的赞美,反映了生活的哲理。

意象分析:

  • :象征美好和生命的短暂。
  • :象征艺术与永恒的美。
  • 客人:象征人际关系和情感的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花已尽”,意味着什么?

    • A. 花朵盛开
    • B. 花朵凋谢
    • C. 花朵未开
    • D. 花朵开得正好
  2.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讨论友谊
    • B. 反映自然
    • C. 探讨美的短暂与持久
    • D. 赞美春天
  3.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艺术的看法?

    • A. 描述真实的花
    • B. 比较真实花与画
    • C. 讨论画家的技艺
    • D. 讲述花的生长过程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自然美与人生感悟,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孤独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感事,和仙甫 如梦令 打油词,嘲同学 如梦令 忆远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其一 秋思 如梦令 其二 蝴蝶 如梦令 其三 如梦令 其二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游心骋目 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付诸东流 食字旁的字 水鸥 三撇旁的字 鱼书雁信 食不遑味 包含镣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龠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鹿衔草 移樽就教 吾道将东 拈花一笑 逡巡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