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5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59:23
作者:王脩已 〔南北朝〕
类型:古诗词
霜威始落翠,寒气初入堂。
隋珠烂似烛,悬黎疑夜光。
舞步因弦折,歌声随袂扬。
夜深闻漏缓,檐虚觉唱长。
霜降初临,绿叶开始凋零,寒气逐渐渗入室内。
如同蜡烛一样的隋珠闪烁着光芒,悬挂在空中,仿佛夜晚的星光。
舞步因琴弦的断裂而停顿,歌声随着衣袖的摆动而传扬。
夜深人静时,听到钟声缓缓响起,屋檐下仿佛传来悠长的歌唱。
作者介绍:王脩已,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记载较少,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九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和节日氛围。诗的开头以“霜威始落翠”引入,直接描绘了初秋的到来,给人以清新而略带寒意的感觉。接着,作者用“隋珠烂似烛”形象地表现出夜晚的璀璨,营造出一种温馨的节日气氛。舞步和歌声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快与热烈,舞者和歌者的存在使得这个夜晚变得生动而富有活力。最后,夜深的静谧与悠长的钟声形成对比,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交织着对秋天的喜悦与人生的思考,契合了重阳节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和节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九日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隋珠”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舞步因弦折”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脩已的《九日诗》与杜甫的《登高》同为描绘秋天的作品。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但王脩已更侧重于节日的欢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