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5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51:24
九日凤凰寺
作者: 韦骧 〔宋代〕
节物惊重九,区区尚山行。
固无登高约,迟明即修程。
下马入古寺,榜悬凤凰名。
来巢古所传,至今得徽称。
拂席坐其堂,耳目一以清。
歘然壮稚集,往往持盘罂。
问其何以至,云此谢秋成。
年年当此时,村落相经营。
薄具饤饾,所将惟至诚。
感此良自叹,吾生殆如萍。
从仕徒衮衮,退亦无田耕。
去岁尝为客,今晨复遄征。
佳节眼前过,有酒难独倾。
紫萸金菊花,何以为芳馨。
岂如群野人,蹄涔自纾情。
行矣姑勉强,义命心所明。
在这个九月重阳节,节气的变化让我惊叹,尽管我只是在山中漫步。并没有约定要登高,待到明亮的时刻就启程。下马进入这座古老的寺庙,门上挂着“凤凰”二字。这里是古代传说中的凤凰栖息之地,至今仍有美名流传。坐在寺中,耳目一新,心灵得到了清净。忽然间,年轻人们聚集在一起,手里都拿着盛酒的器皿。我问他们是如何到来的,他们回答说是为了感谢秋天的丰收。年年这个时候,村子里的人们都在忙着准备丰盛的宴席,所用的食物虽不丰厚,但都是诚心所制。感慨这一切,我不禁自叹,自己的人生如浮萍般无定。作为一个仕途行走的人,归来时也没有田地可耕种。去年曾为客,此晨又开始了我的旅程。佳节在眼前,却难以独自品酒。紫萸和金菊的花香,怎能与那些乡野之人相比,他们在泥泞中自得其乐。走吧,姑且勉强自己,心中明白义务与命运。
作者介绍:韦骧,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诗人游访凤凰寺,感怀时节与人生,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
《九日凤凰寺》通过描绘重阳节期间的寺庙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人际交往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的开头,诗人用“节物惊重九”表达了季节的变迁,重阳节的到来引起了他的思考。接着,他描绘了自己在古寺中的清静与安宁,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超然态度。诗中提到的“紫萸金菊花”则是传统重阳节的象征,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乡土的气息。诗人在宴会上感受到的孤独与自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反思与对真诚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感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真诚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九日凤凰寺》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韦骧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紫萸金菊”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色
B. 节日氛围
C. 个人情感
D. 历史文化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对仕途的追求
B. 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C. 对家庭的眷恋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比较,两首诗都涉及重阳节,但韦骧的诗更突出个人的孤独感,而王维更强调对亲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并且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