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与客语慨然有庐山之兴》

时间: 2025-07-26 19:51:53

诗句

九日黄花笑白头,分将牢落付林丘。

半川暝色聊偿梦,别岭秋声旋寄愁。

江国经年成浪语,匡庐入手是真休。

未能免俗须登陟,睨视元龙百尺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51:53

原文展示

九日与客语慨然有庐山之兴
作者: 朱槔 〔宋代〕

九日黄花笑白头,分将牢落付林丘。
半川暝色聊偿梦,别岭秋声旋寄愁。
江国经年成浪语,匡庐入手是真休。
未能免俗须登陟,睨视元龙百尺楼。

白话文翻译

九月九日这一天,黄花盛开,我笑看自己白了头,
将这些花的美丽送给山林丘壑。
半山的暮色中,聊以此来偿还我的梦想,
别离的山岭传来秋天的声音,寄托了我的忧愁。
经过多年的江湖岁月,成了无尽的闲聊,
匡庐山在我手中,确实是真正的安宁。
无法逃避世俗的束缚,我必须攀登高峰,
眺望那高耸的元龙塔,百尺高楼尽收眼底。

注释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此时正值秋季,常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黄花:指菊花,象征长寿,重阳节时人们常插菊花。
  • 牢落:意为愁苦的事情。
  • 半川:指山间的半边水流或山谷。
  • 江国:泛指江河流域的国家。
  • 匡庐:指庐山,位于江西,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 元龙:指高耸的塔或楼。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即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长寿与团聚。
  • 庐山:自古以来被文人墨客所赞颂,作为风景名胜,常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槔,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擅长山水诗。他的作品常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和朋友相聚,借助重阳这一节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人生的感慨,反映了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情景。

诗歌鉴赏

朱槔的《九日与客语慨然有庐山之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意境的诗作。全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自然的向往。首句“九日黄花笑白头”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白头的象征不仅代表了诗人的年岁,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索。接下来的“分将牢落付林丘”,更是将心中的忧虑与愁苦寄托于山林之间,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半川暝色聊偿梦”与“别岭秋声旋寄愁”的描绘,让人感受到秋日的萧瑟与孤独,似乎在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最后两句“未能免俗须登陟,睨视元龙百尺楼”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尽管世俗的束缚无法避免,但仍然要勇敢攀登,追求更高的理想。

全诗意境深远,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充分体现了朱槔对自然与人生的认知和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日黄花笑白头:描绘重阳节的黄花盛开,诗人感叹自己已经白了头,暗含对人生的感慨。
  2. 分将牢落付林丘:将心中的忧愁与烦恼寄托于山林,表达对自然的寄情。
  3. 半川暝色聊偿梦:在山间的暮色中追忆自己的梦想,展现了诗人的思乡情怀。
  4. 别岭秋声旋寄愁:秋天的声音传来,寄托了诗人对离别的愁苦。
  5. 江国经年成浪语:经历了岁月的沉淀,江国的故事变成了闲聊,生命的流逝让人感慨。
  6. 匡庐入手是真休:庐山在手中,象征着真正的安宁与归宿。
  7. 未能免俗须登陟:尽管无法逃避世俗的压力,仍然要勇敢攀登,追求更高的理想。
  8. 睨视元龙百尺楼:眺望高耸的元龙塔,象征着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白头”比喻人生的老去,深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的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重阳节的主题,结合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在重阳佳节中,虽感白头之叹,但仍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长寿与美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 山林:代表自然的宁静与恬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秋声:象征离别与忧愁,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百尺楼: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度,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黄花”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长寿
    • C. 悲伤
    • D. 财富
  3. 诗人如何寄托自己的忧愁?

    • A. 通过饮酒
    • B. 通过山林
    • C. 通过书信
    • D. 通过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思念与感慨,但更强调兄弟之间的情谊。
  • 杜甫的《登高》则在更为深沉的忧伤中,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其二 送刘仲泽寿 南乡子 夏夕无寐,茫茫交集,辄韵语写之,不求文也。五首 其一 南乡子 见赵对澄《小罗浮馆词别录》 南乡子 来词“我亦悲吟痛哭人”,余谓“歌”字正不必避,依韵答之 南乡子 闻雁 南乡子 怀梅妹 南乡子 湖中泛月 南乡子 其十五 春闺即事 南乡子·识得水中金 南乡子 其二 九日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鬲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脱清 飞鸿雪爪 阿尔法粒子 席卷宇内 彐字旁的字 洁祀 离情别恨 烟火邻居 儿女夫妻 包含唾的词语有哪些 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奔车朽索 管中窥豹 欠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