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22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有灯却没有月亮,不能让人欢乐;有月亮却没有灯火,那也不算是春天。春天来到人间,人们的容貌都像美玉一样;灯火映照在月下,月亮看上去如同银子。街上满是珠翠的村姑,热闹的歌声与乐器声仿佛在为社神庆祝。若不举杯欢笑,怎能消磨这美好的时光?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常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花鸟画。
《元宵》创作于元宵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节日的热爱与欢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乐趣的珍视。
唐寅的《元宵》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欢快。诗的开头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两句引出主题,强调了灯与月的结合是节日欢庆的核心要素。接着,诗人用“春到人间人似玉”来描绘春天的美丽,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元宵节时的喜悦与美丽。诗中“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描绘出节日街头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村姑们的华美装扮与欢快歌声,生动而形象。
最后两句“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则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暗示在如此美好的时光中,若不尽情欢笑,岂不是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整首诗以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既有对春天美好的赞美,也有对现代人生活态度的思考。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庆祝元宵节的欢乐与美好,强调灯与月的结合是节日的重要元素,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填空题:诗中“春到人间人似__”。
判断题:诗中提到“有灯无月不娱人”是指节日的欢庆缺少了什么。
唐寅的《元宵》和李白的《静夜思》都涉及到月亮的意象,但前者侧重于节日的热闹与欢庆,而后者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唐寅的作品更为生动热烈,而李白的诗则显得深沉而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