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落花图咏》

时间: 2025-05-01 05:46:49

诗句

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

鬓边旧白增新白,树底深红换浅红。

漏刻已随香篆了,钱囊甘为酒杯空。

向来行乐城东路,青草池塘乱活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6:49

原文展示:

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
鬓边旧白增新白,树底深红换浅红。
漏刻已随香篆了,钱囊甘为酒杯空。
向来行乐城东路,青草池塘乱活东。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结束,我在忧愁与病痛中度日,花枝在雨中和风中遭受摧残。
鬓发中原有的白发增添了新的白发,树下的深红花朵也换成了浅红的。
时光的流逝如同香烟缭绕一般,口袋里的钱已甘心化为酒杯的空虚。
往日我常走过城东的路,青草池塘中杂乱的景象让我感到迷茫。

注释:

  • 春尽:春天结束,暗示时光的流逝。
  • 愁中与病中:身心俱疲,生活的苦闷。
  • 花枝遭雨又遭风: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遭受打击。
  • 鬓边旧白增新白:白发的增多,暗示年龄的增长和时光的无情。
  • 漏刻已随香篆了:时光流逝,香烟消散,暗示人生如梦。
  • 钱囊甘为酒杯空:对物质的放弃,转向享乐。
  • 行乐城东路:描绘出熟悉的生活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以其风流的个性和才华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花鸟,诗风洒脱。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春末,作者身处忧愁和病痛之中,感叹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落花图咏》展现了唐寅对春天的深切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春天结束为引子,引出内心的忧愁与病痛,描绘了春雨和春风对花枝的摧残,象征着美好事物的不易与脆弱。接着,诗人通过对自己鬓发的描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深红的花朵变为浅红,既是对春天的怀念,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人感受到香烟的消散,仿佛人生的美好也如同烟雾般逐渐消失。最后,诗人提到自己过往的生活轨迹,虽然身处繁华的城市,却在青草池塘的迷茫中感受到无奈与孤独。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春天的结束带来了愁苦和病痛,暗示生活的艰辛。
  • 第二联,通过对鬓发和花色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 第三联,时光如烟,金钱的虚空感受传达了对物质的放弃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 第四联,回忆曾经走过的路,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光比作香烟,增强了流逝感。
  • 对仗:如“深红换浅红”,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生活的无奈,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象征美好与脆弱,易逝的事物。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 香烟:象征时间的消逝与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鬓边旧白增新白”是指什么?
    A. 春天的花
    B. 诗人的衰老
    C. 生活的富裕

  2. “向来行乐城东路”中“城东路”象征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过去的美好生活
    C. 诗人的旅行经历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唐寅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唐寅更多地关注外在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孤独,而李清照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家庭的破碎,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生活体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唐寅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寅与他的艺术世界》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 满江红(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 谒金门(和陈提干) 鹧鸪天·趁得东风汗漫游 贺新郎·赋琵琶 贺新郎 临江仙 水调歌头 其七 舟次扬州和人韵 菩萨蛮(重到云岩戏徐斯远) 偶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宣 朽棘不彫 赏封 指极 王良 残民害物 斯抬斯敬 香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牵强附合 爽心豁目 包含拣的成语 和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