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0:32
骨肉真情出不期,捐阶盖井我何知。
风埃满目间来往,天性曾无一点疵。
这首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我对这种情感的理解和认知却是有限的。生活中风尘仆仆的来去让我眼花缭乱,但内心的本性却是毫无缺陷的。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表达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而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富于哲理。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动荡与人际关系的复杂使得人们对真情与本性的思考愈发深入,陈普的此作反映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和对自我本性的认知。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人性与情感的复杂性。诗人在开篇提到“骨肉真情出不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自发性,尤其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之间的情感,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接着“捐阶盖井我何知”则显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或许是对于社会地位的放弃,亦或是对世俗纷争的淡然。诗人似乎在叙述自己对这种情感的无知与渺小,表现出一种谦卑的态度。
而后两句“风埃满目间来往,天性曾无一点疵”则将情感与人生的复杂性和内在的纯洁性对比起来。尽管生活的纷扰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人的本性是纯粹的,没有一丝瑕疵。这样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哲理: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干扰和困惑,但内心的本性却是值得信任的。
整首诗在情感上给人一种清新而深远的感受,既有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也有对纯真本性的坚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真情的自然流露,以及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如何保持对人性本质的信任与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骨肉真情”指的是哪种情感?
填空题:诗中提到“风埃满目”,意在表现__。
判断题:诗中“天性曾无一点疵”意味着人的本性是有缺陷的。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忧忧喜喜》更多地关注人际情感的复杂,而《静夜思》则着重于个人的思乡情怀。两者都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陈普的《忧忧喜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