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李公子》

时间: 2025-04-30 05:29:28

诗句

冰玉堂中夜色酣,皎然琼树坐相参。

毛当彩处知为凤,丝到青时雅胜蓝。

幸自忝收文举刺,那能别共阿戎谈。

朝来学士支床语,吾道于今忽已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9:28

原文展示:

赠李公子
作者: 王世贞 〔明代〕

冰玉堂中夜色酣,
皎然琼树坐相参。
毛当彩处知为凤,
丝到青时雅胜蓝。
幸自忝收文举刺,
那能别共阿戎谈。
朝来学士支床语,
吾道于今忽已南。


白话文翻译:

在冰玉装饰的堂中,夜色正浓,
皎洁的琼树下,我与你相伴坐着。
在羽毛色彩的地方,知道它是凤凰,
丝绸在青色中显得更胜于蓝色。
我庆幸自己得到了文举的荣誉,
怎能与阿戎无话可谈呢?
今天早上与学士支床交谈,
我发现我的道理至今已经南去了。


注释:

  • 冰玉堂:冰雕玉砌的堂屋,形容环境华丽而清幽。
  • 夜色酣:夜色迷醉,形容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 皎然琼树:形容洁白的琼树,象征着纯洁和高雅。
  • 毛当彩处:指羽毛的颜色,暗指华丽的装饰。
  • 丝到青时:丝绸在青色时显得更加优雅。
  • 文举: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荣誉。
  • 阿戎:指代某位友人或知己。
  • 学士支床:指学士与朋友们围坐一起聊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1590),明代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著有《王氏文集》。他在诗歌上追求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王世贞创作《赠李公子》时,可能正值与友人李公子聚会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赠李公子》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赠诗,展现了王世贞对友人李公子的深厚情谊。开头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场景,象征着友情的温暖与美好。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巧妙的比喻,突出丝绸与羽毛的华美,暗示了人际交往中的高雅与品位。后四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个人成就的谦卑与对友人交流的珍惜,流露出对未来的感慨与思考。

整首诗以优雅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索,表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情感深度与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冰玉堂中夜色酣:描绘出夜晚的静谧,暗示心境的陶醉。
  2. 皎然琼树坐相参:象征着友谊的纯洁与高尚。
  3. 毛当彩处知为凤:比喻交友需有品位,寓意独特。
  4. 丝到青时雅胜蓝:强调美的多样性,反映出诗人对美的鉴赏。
  5. 幸自忝收文举刺: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与感慨。
  6. 那能别共阿戎谈:强调友情的重要性,友人与己的对话。
  7. 朝来学士支床语:描绘出轻松愉悦的交谈场景。
  8. 吾道于今忽已南:表达对人生方向的反思与改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毛当彩处知为凤”,将人比作凤凰,强调其独特价值。
  • 对仗:整首诗中有许多工整的对仗,展示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与友人间的亲密交谈,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玉:象征纯洁、华丽。
  • 琼树:代表高洁的品格与友谊的珍贵。
  • :象征高贵与稀有。
  • 丝、蓝:体现了美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冰玉堂”指的是:

    • A. 一座冰制的建筑
    • B. 一个华丽的环境
    • C. 一种饮品
  2. 诗中提到的“阿戎”是指:

    • A. 诗人的家乡
    • B. 友人或知己
    • C. 一种动物
  3. “丝到青时雅胜蓝”的意思是:

    • A. 丝绸在青色中显得更优雅
    • B. 蓝色比丝绸更好
    • C. 丝绸和蓝色没有关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赠汪伦》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王世贞的《赠李公子》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在豪放中流露对历史的深思。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前者更为豪迈,后者则显得温婉而细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世贞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王世贞诗词精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去年今日 倦学 偶有下殇,因而自遣 自遣 西斋 寄滑州文秀大师 到郡后有寄 初至郡界 酬勾评事 送文英大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内酒 糹字旁的字 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直根 笔底生花 鼓吻弄舌 弋字旁的字 焗油 戴霜履冰 骄狠 虎狼之国 豪言空话 齲字旁的字 不稂不莠 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