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代王正平从谏掾乞画凭肩美人扇子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4 10:15:29

诗句

难陀已幻登伽女,童子犹参苏密多。

正士逡巡不应受,可能分供病维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5:29

原文展示

难陀已幻登伽女,
童子犹参苏密多。
正士逡巡不应受,
可能分供病维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如同难陀(即天女)般的幻影,令人难以捉摸;而年轻的男子仍在苏密多的教诲中徘徊。正直的人犹豫不决,似乎不愿接受诱惑,可能是为了追求维摩诘的清净。

注释

  • 难陀:指天女,出自佛教经典,象征美丽与幻影。
  • 登伽女:同样指代美丽的女子,可能是指某种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 童子:年轻男子,可能指代求道者或修行者。
  • 苏密多:是佛教中的人物,可能指涉某种教义或思想。
  • 正士:正直的人,或有道德修养的人。
  • 逡巡:犹豫不决,反复思考。
  • 维摩: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象征超脱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他的诗作常常蕴含佛教哲学的思考,展现出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思想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美人和修行者的对比,反映出对人生选择与内心追求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美丽与世俗诱惑时的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美丽的女子如同幻影般的存在,象征着世俗的诱惑和瞬息万变的美好。而“正士逡巡不应受”则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佛教的精神,将世俗与超脱的主题巧妙结合,展现了对人性深刻的理解与反思。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内心世界。诗中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呈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这种层次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与深邃,给读者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难陀已幻登伽女:通过“难陀”与“登伽女”的意象,诗人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又虚幻的女子形象,强调了美的不可捉摸。
  2. 童子犹参苏密多:年轻男子仍在追随苏密多的教诲,暗示着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迷惘。
  3. 正士逡巡不应受:正直的人在面对诱惑时,表现出犹豫与不决,反映出人们在道德与欲望之间的挣扎。
  4. 可能分供病维摩:提到维摩诘,暗示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比作“难陀”,强调她的美丽与虚幻。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意象分析

  • 难陀:象征着诱人的幻影,暗示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 正士:代表着道德与理性的追求,体现了人们在诱惑面前的沉思。
  • 维摩:象征着智慧与内心的宁静,暗示修行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难陀”指代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一种花
    • C. 一种动物
  2. “正士逡巡”中的“逡巡”是什么意思?

    • A. 决定
    • B. 犹豫
    • C. 追求
  3. 维摩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诱惑
    • B. 内心的宁静
    • C. 美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克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而李白则表达出一种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取向上各具特色,但都反映出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全集》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念奴娇 半雪弟四十词以赠之即次其自寿原韵 念奴娇 赠方祥丈 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二十四 念奴娇 送无定归黄山,用曹顾庵原韵 念奴娇 大苏前游赤壁之夕孤飞云馆吟聚 念奴娇 念奴娇 壬寅六月余自南京渡江,归舟忽遇狂风暴雨,几不能泊。返抵旅舍,成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兀字旁的字 有翅难展 脱口成章 金镳玉辔 提制 人头畜鸣 折文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包含斜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白头而新 绞丝旁的字 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鞍的成语 千山万壑 投保 有守 丹青之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