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月瑞香盛开》

时间: 2025-07-28 02:11:46

诗句

宣和殿里春风早,红锦薰笼二月时。

流落人间真善事,九秋霜露却相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2:11:46

原文展示

九月瑞香盛开
宣和殿里春风早,
红锦薰笼二月时。
流落人间真善事,
九秋霜露却相宜。

白话文翻译

在宣和殿里,春风早已吹来,
红色的锦缎如同二月的温暖。
在世间流传的是真与善的事情,
在九月的秋霜露中,正好相得益彰。

注释

字词注释

  • 宣和殿:宋朝的一座宫殿,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春风:象征温暖、美好的事物。
  • 红锦:指红色的丝绸,象征富贵与美丽。
  • 薰笼:指香气弥漫,形容气氛的温暖宜人。
  • 流落人间:指真善美的事情在人间传播。
  • 九秋霜露:指秋天的气候,象征成熟与丰收。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宣和殿”是宋代著名的宫殿,常被用以象征繁荣与生机。“真善事”则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观念,强调真与善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克,字子骞,号逢时,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九月瑞香盛开》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时的宋朝正值经济文化发达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美德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春天与秋天的独特感受。开头的“宣和殿里春风早”,便传达出一种早春的温暖,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接着用“红锦薰笼二月时”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象,鲜艳的红色与春风的结合,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而后两句则转入对人间真善事的描绘,表明诗人对道德与美德的追求与赞美,强调了真与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后一句“九秋霜露却相宜”,则是在秋天的背景下,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将春与秋的景象结合,形成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深刻思考。

全诗在形式上简洁有力,情感上却深邃而富于哲理,彰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间美德的追求,给人以深思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宣和殿里春风早:意指春天在宣和殿早早来临,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2. 红锦薰笼二月时:描绘温暖的春日,红锦如春日的阳光般温暖。
  3. 流落人间真善事:表达真与善的事情在世间广泛传播。
  4. 九秋霜露却相宜:强调秋天的气候与人间的美德相辅相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生机,将红锦比作美好事物。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与秋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对人间真善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和谐美好生活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红锦:象征着美丽与富贵。
  • 霜露:象征着成熟与丰收。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与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宣和殿”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2. “红锦薰笼二月时”中的“红锦”代表什么?
    A. 丑陋
    B. 美丽与富贵
    C. 贫穷

  3. 诗中“流落人间真善事”强调了什么?
    A. 个人利益
    B. 道德与美德
    C. 自然景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克的《九月瑞香盛开》更为轻快,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闷。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其二 和元举叔见谢载酒之韵二首 连天观望春忆毘陵翟园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尝诸店酒醉吟二首 怪菌歌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 其二 舟过安仁五首 题十里塘夜景 夜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城郭 虎字头的字 元戎启行 帮闲钻懒 石字旁的字 包含喣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仿佛 问寝视膳 骨字旁的字 回向 项链 亘古亘今 热剌剌 重规迭矩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