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浮山赠陈克甫》

时间: 2025-04-25 15:01:26

诗句

偶过浮丘月满山,一樽相对夜漫漫。

门临大海风涛壮,家有小天星斗寒。

玉蛤吠田秧正绿,江豚吹浪荔初丹。

悬知别后相思意,著就玄言幸寄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01:26

原文展示:

偶过浮丘月满山,一樽相对夜漫漫。门临大海风涛壮,家有小天星斗寒。玉蛤吠田秧正绿,江豚吹浪荔初丹。悬知别后相思意,著就玄言幸寄看。

白话文翻译:

我偶然经过浮丘山,月光满山,景色迷人。我们对坐着,举杯畅饮,夜色悠长。门前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家中有几颗星星,显得寒冷。玉蛤(青蛙)在田间鸣叫,正是稻秧生长得绿意盎然;江豚在海浪中翻滚,荔枝刚刚成熟,红得诱人。悬挂着的情感,离别后不知道会有多么思念,希望你能写下深邃的言语寄给我。

注释:

  • 浮丘:指浮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
  • :酒杯。
  • :此处指夜晚的清冷。
  • 玉蛤:指青蛙,象征田野生机。
  • 江豚:一种海豚,象征海洋的生动与活力。
  • 玄言:深奥的话,通常指哲理性的文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以辨,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达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擅长描绘山水田园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次偶然的旅行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既有对月夜山水的描绘,又融入了人际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场景,月光洒在浮丘山上,诗人与友人共饮,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开头的“偶过浮丘月满山”就设定了诗的基调,表现出一种恬淡的心境。接着描绘了海边的壮阔和家中孤寂的星斗,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友谊的珍贵。“玉蛤吠田秧正绿”,在描绘青蛙鸣叫的生动场景时,反映出田园的丰收;“江豚吹浪荔初丹”,则通过对江豚和荔枝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生命的活力和丰盈。结尾的“悬知别后相思意”,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抒发了离别后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偶过浮丘月满山:偶然经过浮丘山,月光照耀,渲染了宁静的氛围。
  2. 一樽相对夜漫漫:与友人对坐,举杯畅饮,享受悠长的夜晚。
  3. 门临大海风涛壮:诗人家门口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形成强烈的对比。
  4. 家有小天星斗寒:家中星星闪烁,夜晚显得寒冷,暗示孤独感。
  5. 玉蛤吠田秧正绿:田间青蛙鸣叫,与生机蓬勃的稻田相映成趣。
  6. 江豚吹浪荔初丹:江豚在海浪中翻滚,象征着自然的活力与丰收。
  7. 悬知别后相思意:离别后对彼此的思念成了诗的中心情感。
  8. 著就玄言幸寄看:希望对方能写下深邃的文字,寄托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门临大海风涛壮,家有小天星斗寒”,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玉蛤与江豚分别象征田园的生机与海洋的活力,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山水与友谊,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情感的深刻。

意象分析:

  • 浮山:象征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 月亮:象征圆满与团聚,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大海与星斗:反映出广阔与孤独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豚”象征什么? A. 田园的生机
    B. 海洋的活力
    C. 离别的思念

  2. “月满山”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忧伤
    B. 宁静
    C. 喧嚣

  3. 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绘月夜与思乡之情。
  • 《长相思》(纳兰性德):表达对爱情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过浮山赠陈克甫》都涉及月夜与思念的主题,但前者更偏重思乡情怀,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贵与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林以辨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偶题·相逢记得画 少年游 示秬秸 春日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夏日三首·其一 夜坐 塞外绝句 塞外绝句 其六 塞外绝句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徯幸 文似其人 南狩 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殁而不朽 臣字旁的字 蒙被 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横翥 谈经说法 虎字头的字 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彰明昭着 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逐件 祸福无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