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

时间: 2025-04-27 15:18:08

诗句

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

窗间有闲叟,尽日看书坐。

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

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堕。

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

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我心知已久,吾道无不可。

所以雀罗门,不能寂寞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8:08

原文展示

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
窗间有闲叟,尽日看书坐。
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
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堕。
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
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我心知已久,吾道无不可。
所以雀罗门,不能寂寞我。

白话文翻译

雨水侵润着长长的寒草,秋风将果实吹落在庭院。
窗边坐着一位闲暇的老者,整日看书而不动。
在书中我看到了往昔,清晰明了地知道了祸福。
过多追求名利,最终只会导致失败;急于追逐,必然先要堕落。
我劝你少去追求名声,因为名声如同锁链,束缚身心。
我劝你少去追求利益,因为利益如焚火,烧灼身心。
我心中早已明了,自己的道理并无不可。
所以我在这雀罗门内,始终不愿感到寂寞。

注释

  • 雨砌:雨水浸润的台阶。
  • 长寒芜:寒冷的天气滋生了长长的杂草。
  • 闲叟:闲暇的老者。
  • 历历:形容清晰、明了。
  • 终厚亡:过于贪求名利最终会导致失败。
  • 疾驱:急于追求。
  • 锢身锁:指名声的束缚。
  • 焚身火:指利益的危害。
  • 雀罗门:指一种生活状态,虽身处繁华但心中不寂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通俗易懂,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尤其擅长描写民生疾苦,呼吁社会正义。其作品影响深远,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读书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变革中,白居易经历了政治的起伏,他选择了隐逸的生活,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深思。

诗歌鉴赏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雨天的悠闲生活,表达了对于名利的警惕和对读书的热爱。诗中“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开篇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窗间有闲叟”引入自己的形象,表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在诗中,作者通过“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揭示了知识的力量,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得失。在劝诫后辈时,“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更是直白地道出了名声的束缚。诗人在此用名声和利益比喻为锁链和焚火,生动形象地传达了追求名利的危害,反映了他对物质和名声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在平淡中见深意,既有个人的思考,又有对人生的警示,尤其适合年轻人铭记。诗人在最后以“雀罗门,不能寂寞我”表达了自己对书籍的热爱,尽管外界喧嚣,但内心依旧可以保持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砌长寒芜:描绘了雨水滋润后,寒冷天气中长满杂草的景象,反映了环境的萧索。
  2. 风庭落秋果:秋风吹落果实,暗示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
  3. 窗间有闲叟:引入诗人自身形象,表现出一种闲暇的生活状态。
  4. 尽日看书坐:强调了读书的乐趣和重要性。
  5. 书中见往事:通过阅读书籍,感悟过往的经历。
  6. 历历知福祸:读书使人清楚明了福祸的原因。
  7. 多取终厚亡:过于追求名利最终只会导致失败。
  8. 疾驱必先堕:急于追逐,必然先要失败。
  9. 劝君少干名:劝诫他人少去追求名声。
  10. 名为锢身锁:名声如锁,束缚人的自由。
  11. 劝君少求利:劝诫他人少去追求利益。
  12. 利是焚身火:利益如火,烧灼身心。
  13. 我心知已久:我早已明白这些道理。
  14. 吾道无不可:我的道理并没有不可。
  15. 所以雀罗门:即使在繁华中,我也不孤独。
  16. 不能寂寞我:内心的宁静使我不再感到寂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名声比作“锢身锁”,利益比作“焚身火”,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追求名利的危害。
  • 对仗:如“劝君少干名,劝君少求利”,形成工整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如“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堕”,强调了追求名利的后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劝诫年轻人要淡泊名利、珍惜读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重要性。通过对名利的警惕与对读书的热爱,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寄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自然的洗礼和生命的滋养。
  • :象征知识、智慧和人生的经验。
  • :象征追求的外在表现,往往令人束缚。
  • :象征物质的诱惑,容易让人迷失自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多取终厚亡”意指( )

    • A. 追求名利最终会成功
    • B. 追求名利最终会失败
    • C. 追求知识才是正道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名为锢身锁”,意为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追求名利的肯定态度。(对/错)

答案

  1. B
  2. 束缚人的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人生和内心宁静的思考。
  • 《登高》(杜甫):描绘人生的艰辛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强调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但更侧重于离别与思念。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象,展示内心的宁静,但重点在于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点绛唇 菩萨蛮 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采桑子 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采桑子 武陵春·烟柳长堤知几曲 蝶恋花 采桑子·秋千散后朦胧月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柄 清府 止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历落嵚崎 走字旁的字 孝堂 日字旁的字 包含标的词语有哪些 后会有期 杰士 早出暮归 意气相投 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无坐处 清疆 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