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28:37
燕违戊巳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凤凰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
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鹍鹏鳞羽多。
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
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
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
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
阿阁鹓鸾田舍乌,妍蚩贵贱两悬殊。
如何闭向深笼里,一种摧颓触四隅。
兽中刀枪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
羔羊口在缘何事,暗死屠门无一声。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应是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
蟏蛸网上罥蜉蝣,反覆相持死始休。
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雠。
蚁王化饭为臣妾,蜾母偷虫作子孙。
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间何怨复何恩。
豆苗鹿嚼解乌毒,艾叶雀衔夺燕巢。
鸟兽不曾看本草,谙知药性是谁教。
一鼠得仙生羽翼,众鼠相看有羡色。
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
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
细微幽隐何穷事,知者唯应是圣人。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28:37
禽虫十二章
作者:白居易
燕违戊巳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凤凰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
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鹍鹏鳞羽多。
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
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
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
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
阿阁鹓鸾田舍乌,妍蚩贵贱两悬殊。
如何闭向深笼里,一种摧颓触四隅。
兽中刀枪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
羔羊口在缘何事,暗死屠门无一声。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应是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
蟏蛸网上罥蜉蝣,反覆相持死始休。
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雠。
蚁王化饭为臣妾,蜾母偷虫作子孙。
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间何怨复何恩。
豆苗鹿嚼解乌毒,艾叶雀衔夺燕巢。
鸟兽不曾看本草,谙知药性是谁教。
一鼠得仙生羽翼,众鼠相看有羡色。
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
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
细微幽隐何穷事,知者唯应是圣人。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禽兽虫蚁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它们在生存斗争中的种种情景。燕子和喜鹊在不同的年份中迁徙,鸟类对季节变化的敏感。诗中提到凤凰,象征着稀有和高贵的事物,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水中的青蛙和林间的桑虫,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蛙与蛾的嬉戏,反映了生命的轻松态度。
接着,诗人提到江鱼和雁的联结,分别代表家庭和兄弟间的情感,但同时也揭示了在世俗名利下的亲疏关系。蚕和蜜蜂的困境则表现了年老后对家人的忧虑。接着,白居易通过各种动物的遭遇,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斗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他在诗歌中常常关注民生,反映社会现实,以直白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禽虫十二章》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中通过对禽虫的描写,反映了他对生命、家庭、社会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禽虫十二章》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存状态,白居易通过对各种动物的描写,展现出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诗中不仅包含了对自然的细致描写,也蕴含了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反思。在诗中,白居易通过描写不同动物的生活,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例如凤凰象征高贵,青蛙和桑虫则代表了不同的生存状态。这些意象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也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羔羊口在缘何事,暗死屠门无一声”,更是直接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残酷。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矛盾与冲突,让人在欣赏诗歌的美丽时,也引发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禽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社会的复杂,强调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际之间的亲疏与情感。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提醒人们珍视生命与情感,同时反思社会的不公。
《禽虫十二章》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羔羊口在缘何事”意指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社会的不公
C. 自然的美丽
D. 亲情的温暖
诗中鸟类的迁徙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生命的无常
C. 纯真
D. 亲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