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25
棹举,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处?
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鹧鸪相逐飞。
天涯离恨江声咽,啼猿切,此意向谁说?
倚兰桡,独无聊,魂消,小炉香欲焦。
船桨轻轻划动,船只渐行渐远,波光粼粼,令人不知去向何方。
岸边的花草相依相偎,细雨轻轻洒落,鹧鸪在空中追逐飞翔。
天涯海角的离愁别恨,江水的声音如同咽喉般令人心痛,啼叫的猿猴更是令人感伤,这样的情感又向谁诉说呢?
倚靠在船桨上,独自感到无聊,心神恍惚,香炉里的香快要烧尽了。
顾敻,字仲明,五代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南唐,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流畅,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具有一定的个人特色。
这首诗作于五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河传·棹举》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离愁。首句“棹举,舟去”便带出了一种动感与离别的氛围,波光的渺渺让人产生迷惘,不知去向何处,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随着诗句的推进,岸边的花草与细雨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鹧鸪的飞逐更是为这份情感增添了一层温柔的惆怅。
接下来,诗人以“天涯离恨江声咽”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离别的痛苦,啼猿的切切声犹如心中的哀鸣,强调了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无处诉说。最后,诗人倚靠在船桨上,独自感到无聊,心神恍惚,香炉里的香即将烧尽,隐喻着内心情感的逐渐消散与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使人深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孤独、离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揭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与内心的淡淡忧伤。
诗中“棹举,舟去”表达了什么意境?
A. 船只驶离
B. 安静的港口
C. 快乐的旅行
“天涯离恨江声咽”中的“咽”字有什么含义?
A. 哭泣
B. 悲伤
C. 饮水
诗人最后提到的“小炉香欲焦”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内心的孤寂
C. 时间的流逝
顾敻的《河传·棹举》与李煜的《虞美人》均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孤独的情感,但李煜的作品更加浓烈而直接,顾敻则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渗透情感,展现出不同的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