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7:47
原文展示:
高楼乞巧。綵花飞起,云霞缭绕。金钿七孔试穿针,袅袅。穿出双头巧。戏呼乌鹊填河去。凌波步。便唤郎来渡。渡来时。赴佳期。水嬉。银盆弄化儿。
白话文翻译:
在高楼上乞求巧手。彩花飞舞,云霞缭绕。金钿穿针试穿七孔,轻盈袅袅。穿出巧妙的双头。戏谑呼叫乌鹊飞去填满河流。轻盈地踏水而行,叫来爱郎来渡过河流。渡过来时,赴约而至。水中嬉戏,银盆嬉弄娇儿。
注释:
- 高楼乞巧:在高楼上祈求巧技,指的是乞巧节,女子在这一天祈求织女赐予自己的巧手。
- 金钿七孔:金钿是一种金属,七孔指的是七个孔,可能是用来穿线的工具。
- 双头巧:巧妙的手艺,双头可能象征着双重技能或美好的寓意。
- 乌鹊:指的是乌鸦和喜鹊,传说中它们是传递爱情的鸟类。
- 凌波步:轻盈地在水面行走,形容女子的轻巧步态。
- 银盆:用银制成的盆,象征着美好和珍贵。
典故解析:
乞巧节,又称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这一天,女子会在高楼上祈求自己的手艺能像织女一样巧妙,象征着对爱情和美好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约1500-约1580年),明代诗人,生于浙江,工诗、词,尤其擅长描绘生活场景和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花鸟,风格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河传 其七 七》创作于乞巧节期间,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乞巧节的场景,展现了女性在这一节日的心情和活动,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中的“高楼乞巧”点明了节日的主题,随着“彩花飞起,云霞缭绕”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意境。金钿七孔的穿针试验则象征着女子的巧手和对爱情的期待。接下来的“戏呼乌鹊填河去”则将爱情与自然的和谐结合,通过乌鹊的呼唤,传达出一种甜蜜的情感。整首诗在轻快的节奏中,流露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和浪漫的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楼乞巧:表明节日的背景,女子在高楼上祈求巧技。
- 綵花飞起,云霞缭绕:描绘节日的热闹场景,充满色彩和生机。
- 金钿七孔试穿针,袅袅:描写女子的细致工艺,展现巧手的灵动。
- 穿出双头巧:强调手艺的独特和精美。
- 戏呼乌鹊填河去:运用鸟类象徵爱情,增添了节日的趣味。
- 凌波步:描绘女子轻盈的步伐,充满了柔美的气质。
- 便唤郎来渡:表现出对爱人的期待。
- 渡来时:营造出期盼与相聚的情感。
- 赴佳期:强调重逢的美好。
- 水嬉,银盆弄化儿:结尾处的水嬉与银盆的意象,表现出欢乐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巧手与织女相提并论,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乌鹊被赋予了呼唤的能力,增强了诗的趣味性。
- 对仗:如“高楼乞巧”与“云霞缭绕”,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乞巧节的主题,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巧手与情感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着追求与希望。
- 彩花:代表节日的热闹与美丽。
- 金钿:象征着珍贵与手艺的精湛。
- 乌鹊:象征爱情的传递。
- 水嬉:传达出欢乐与轻松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乞巧节又称为哪个节日?
-
诗中哪种动物被称为传递爱情的象征?
-
“凌波步”形容的是哪种状态?
- A. 轻盈的舞姿
- B. 走路的姿态
- C. 冒险的步伐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鹊桥仙·纤云弄巧》:李清照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词对比:
- 《河传 其七 七》 vs 《鹊桥仙·纤云弄巧》:两首诗均围绕乞巧节展开,但《鹊桥仙》更侧重于描绘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河传》则更强调节日的氛围与女性的期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节日文化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