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7:22
原文展示:
《河传 其六 六》
玉骨冰肌,天然无汗。
纨素风来,鬘华香散。
小池边。棹船歌采莲。
昼长独抱青奴卧。
桐阴破,枕畔金钗堕。
起看明月上纱窗。
萧郎。桃笙今夜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佳人宛如玉骨冰肌,清丽自然,不带一丝汗水。清风徐来,丝绸般的衣服轻轻飘动,发间的香气四散开来。在小池边,她轻摇着船桨,唱着采莲的歌。白天漫长,她独自依偎着青色的侍女休眠。桐树的阴影渐渐移动,枕边的金钗掉落。她起身透过纱窗望向明亮的月亮,感受到萧郎的凉意,今夜的桃笙声格外清冷。
注释:
- 玉骨冰肌:形容女子肌肤洁白细腻,像玉一样光滑,冰一样清凉。
- 天然无汗:意指自然清新,没有一丝汗水,表现其清雅之美。
- 纨素风来:纨素是轻柔的丝绸,形容风拂面,轻柔舒适。
- 鬘华香散:鬘华是发饰,香气四散,暗示其妆容的芬芳。
- 青奴:指年轻的侍女。
- 桐阴破:桐树的阴影被打破,暗示时间的流逝。
- 金钗堕:金钗掉落,象征着美丽的失落。
- 桃笙:一种乐器,吹奏出的声音清凉悦耳。
典故解析:
- 采莲: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象征着纯洁、恬静的生活。
- 明月: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明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常常描绘自然与人情,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上层与文人之间的文化交融,尤侗通过描绘自然和爱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丽女子在自然环境中的恬静与优雅。诗中的意象,如“玉骨冰肌”、“纨素风来”,不仅塑造了女子的美丽形象,也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与思念之情。尤其在“起看明月上纱窗”一句,既表达了女子的孤独,又暗示了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整首诗在描绘美好景象的同时,潜藏着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惆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骨冰肌:第一句直接引入女子的外貌,让人印象深刻,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天然无汗:强调自然美,表明她的清新与纯粹。
- 纨素风来:通过风的描写,增添了场景的动感。
- 鬘华香散:将女子的妆容与环境香气结合,形成优雅的画面。
- 小池边:地点的设定,宁静而美丽。
- 棹船歌采莲:描绘了女子的生活场景,生动而富有诗意。
- 昼长独抱青奴卧:展现了女子的孤独,暗示对情感的渴望。
- 桐阴破,枕畔金钗堕: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失落。
- 起看明月上纱窗:引出思念的情感,月亮成为情感的寄托。
- 萧郎。桃笙今夜凉:最后一句点明了情感的对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肌肤比作玉与冰,形象生动。
- 拟人:风、香气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增强了生动性。
- 对仗:如“玉骨冰肌,天然无汗”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骨冰肌:象征纯洁与优雅。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 采莲:象征恬静与淡雅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骨冰肌”用来形容什么?
- A. 诗人的风格
- B. 女子的肌肤
- C. 自然景色
-
“起看明月上纱窗”表达了什么情感?
-
“桐阴破”中的“破”字有何含义?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尤侗的《河传 其六 六》都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情感,但李白更侧重于孤独的思考,而尤侗则在描绘美丽的女子与其生活场景中融入思念之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