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续𢅸 其八 走马》

时间: 2025-05-04 03:45:51

诗句

胡女牵来狞叱拨,轻身飞上电一抹。

半兜玉镫裹湘裙,不许春泥污罗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5:51

原文展示:

胡女牵来狞叱拨,轻身飞上电一抹。
半兜玉镫裹湘裙,不许春泥污罗袜。

白话文翻译:

胡女牵来狞厉的马,轻盈地跃上了闪电般的马背。
半边玉镫包裹着她的湘裙,不允许春泥弄脏她的罗袜。

注释:

  • 胡女:指的是胡族女子,通常形容异域风情。
  • 狞叱拨:狞厉的马,形容马匹刚猛、凶猛的样子。
  • 轻身:轻盈地,形容动作灵活。
  • 电一抹:比喻骑上马的迅速,像闪电般迅捷。
  • 玉镫:玉制的马鞍或装饰,象征高贵。
  • 湘裙:湘水地区的裙子,意指富有地方特色的服装。
  • 春泥:春天的泥土,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 罗袜:用丝绸等轻薄材料制成的袜子,象征精致与优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胡女”可能源于历史上胡人入中原的文化交融,表现出一种异域情调和女性的美丽。通过描绘马的狞厉和女子的轻盈,诗人展示了一种力量与柔美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字子英,号阮亭,元代诗人,以其风格独特、作品清新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续? 其八 走马》是杨维桢在游历过程中所作,反映了他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热爱。诗中描绘的胡女形象与骏马相结合,也体现了元代社会多元文化的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灵动的语言,展现了胡女骑马的优雅身姿以及骏马的威武气势。开头两句描写胡女牵来凶猛的马,轻盈跃上马背,生动展现了她的灵巧和骏马的力量,给人一种快速而富有动感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玉镫与湘裙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高贵与优雅的气质。诗中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美,更隐含了对女性气质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整体上,诗歌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力量与柔美的统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活力的向往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胡女牵来狞叱拨:胡女牵来的是一种凶猛的马,暗示了异域文化的冲击与力量。
  2. 轻身飞上电一抹:女子轻盈地跃上马背,形成一种动感的画面,表现出她的灵巧与迅速。
  3. 半兜玉镫裹湘裙:玉镫的包裹与湘裙的华美,象征着高雅与尊贵,体现了女子的美丽。
  4. 不许春泥污罗袜:强调了女子对美的追求与对环境的敏感,展现了她的细腻与优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骑马的动作比作“电一抹”,形象地表现了速度与敏捷。
  • 对仗:首尾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拟人:将马的狞厉拟人化,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胡女骑马的描写,表现了对异域文化的赞美以及对女性优雅气质的推崇,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女:象征异域文化与女性美。
  • 骏马:象征力量与活力。
  • 玉镫:象征高贵与优雅。
  • 湘裙:象征地方文化与传统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胡女”指的是哪个民族的女性?

    • A. 汉族
    • B. 胡族
    • C. 苗族
    • D. 蒙族
  2. “轻身飞上电一抹”中的“电”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天气
    • B. 速度
    • C. 地理
    • D. 颜色
  3. 诗中用什么来包裹湘裙?

    • A. 玉镫
    • B. 金饰
    • C. 绸缎
    • D. 锦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杨维桢的《走马》与李白的《将进酒》,可见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以豪放的气魄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主线,展现了不同的时代气息和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庚子秋姚雪门学使将赴都门赠别 其二 庚子秋姚雪门学使将赴都门赠别 其一 雨夜同牧原 勘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走西顾 韭字旁的字 蕃戎 无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关照 农节 曰字旁的字 包含笠的词语有哪些 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同恶相党 枕山襟海 檀桓 淹宿 故宫禾黍 殊言别语 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