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5:13
原文展示:
日暮马行疾,峰峦过眼频。
雨阶长苦夜,晴谷似逢春。
风月起归恨,江天思故人。
机心常已尽,唯有白头新。
傍晚时分,我骑马疾驰,山峰在眼前不断掠过。
雨后的台阶漫长而苦闷,阳光照耀的山谷似乎又迎来了春天。
风月使我产生归家的怨恨,江天让我思念故友。
心中的机巧算计早已消失,唯有新添的白发提醒我流逝的时光。
诗中提到的“风月”与“江天”,常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古典诗歌中,风月常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系,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岁月的惋惜。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而闻名。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清新,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傍晚,诗人骑行于山间,经历了雨后的艰辛,感受到晴天的美好,同时又因自然之美引发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岁月流逝的无奈。
李弥逊的《和少章喜晴》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所感受到的复杂情感。首联“日暮马行疾,峰峦过眼频”以动感开篇,描绘出骑马疾行的场景,带给读者一种紧迫感;随之而来的“雨阶长苦夜,晴谷似逢春”则在情绪上产生了转折。雨夜的苦涩与晴天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矛盾的情感。
接下来的“风月起归恨,江天思故人”则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引发对故人的思念,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此外,最后两句“机心常已尽,唯有白头新”以一种哲理的思考结束,诗人意识到世俗的算计已无所用,唯有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惆怅与无奈,白头的出现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呈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探讨了归属感与孤独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对故人和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与时间无情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骑马的速度是怎样的?
a) 缓慢
b) 疾驰
c) 稳定
答案:b) 疾驰
“晴谷似逢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幸福
c) 想念
答案:b) 幸福
诗中提到的“白头”象征什么?
a) 年轻
b) 时间的流逝
c) 财富
答案:b) 时间的流逝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少章喜晴》的意境与情感,体会古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