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郎中弟见寄》

时间: 2025-05-07 07:21:39

诗句

十年不踏横山路,日望白云午里思。

宰木可围人更老,长镵犹记共栽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1:39

原文展示:

十年不踏横山路,
日望白云午里思。
宰木可围人更老,
长镵犹记共栽时。

白话文翻译:

十年来我没有走过横山的路,
每天在午后望着白云,思绪万千。
虽然可以围起宰木的地方,人却已渐渐老去,
而我依然记得当年我们一起种树的时光。

注释:

  • 十年:指时间的长久,强调作者与横山的隔绝。
  • 横山路:特指一条通往横山的路,象征与自然的联系。
  • 日望白云:在白天仰望天空中的白云,表达一种悠闲的思考状态。
  • 宰木:指砍伐的木材,“宰”字在此可理解为处理、安排。
  • 长镵:长镵是指一种工具,用于刨木或修整木材,象征着劳动的记忆。
  • 共栽时:指与他人共同种树的时光,表现出友情和合作的美好回忆。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共栽时”可以引申出古人重视友谊和合作的思想。古人常以种树为喻,象征着共同耕耘、共同收获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丽的诗风而著称。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弥逊与朋友郎中弟的通信中,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友谊的思念。诗中反映了作者在外地生活的孤独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诗歌鉴赏:

《次韵郎中弟见寄》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友谊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头的“十年不踏横山路”,不仅表达了与自然的疏离,也暗示了他与朋友的隔绝。接下来的“日望白云午里思”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白云的悠然使得诗人更加思念过往,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怀念。

“宰木可围人更老”一句,带有一种感伤的哲理,树木可以围起一个地方,但人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老,生命的无常在此刻显得尤为突出。而“长镵犹记共栽时”则是对友谊的美好回忆,表现出对曾经共同努力的日子的怀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与友谊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不踏横山路:诗人十年未曾走过那条路,说明时间的流逝和与自然的距离。
  • 日望白云午里思:在午后的阳光下,诗人仰望白云,思绪万千,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思索。
  • 宰木可围人更老:树木可以围起空间,但自己却渐渐老去,这种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无情。
  • 长镵犹记共栽时:仍然记得与友人一起种树的快乐时光,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时间的流逝与友谊的常在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白云、树木等意象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 横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代表诗人曾经的生活空间。
  • 白云:象征悠闲与思绪的自由,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 宰木:象征劳动与收获,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长镵:象征劳动的回忆,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十年来未曾走过哪条路?

    • A) 横山路
    • B) 青山路
    • C) 白云路
  2. 诗中提到的“长镵”主要用于什么?

    • A) 种田
    • B) 砍树
    • C) 修木
  3. 诗人怀念与朋友共同做什么的时光?

    • A) 读书
    • B) 种树
    • C) 旅行

答案

  1. A) 横山路
  2. C) 修木
  3. B) 种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李弥逊的《次韵郎中弟见寄》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情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偏向于描绘自然景色,李弥逊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桃源尉赵谦之 鸡完滩 回陆主簿贺生日诗 回奉节宰阳季明 回程宣义贺生日诗 黄池舟中和全父弟韵 湖口和全父弟韵 贺田都弦再帅夔 贺田都弦再帅夔 贺李万州守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角流涎 金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直冲横撞 焦梧桐 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忍泪含悲 无涉 局促不安 输肝写胆 鲜浓 龠字旁的字 送信儿 节帅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