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58:47
旧来鸡距说宣城,近来墨池说毗陵。
不知阿谁喜柔懦,毛颖只今泥样软。
笔头政要挽千钓,渠自无力随人转。
兔尖如针利如锥,方能幼出抉石猊。
少看免冠巳秃鬓,老去种种将奚为?
就中周寿差可意,锐头将军殊解事。
銛锋不用洮州砺,刚肠颇学汲都尉。
先生焚香坐明胸,中书奋髯蝟毛张。
愿翻墨汁诗战场,先生一挥十万行。
梅花微笑看在旁,吾诗虽非云锦章,
中有梅花玉雪香。
从前人们说鸡距笔好在宣城,最近又说墨池笔好在毗陵。
不知道是谁喜欢这种柔软无力的笔,毛笔的笔头如今都软得像泥一样。
笔头本应如钓鱼竿般有力,却偏偏随人转动而无力。
兔毛笔尖如针般锋利如锥,才能够在石头上轻松写字。
少年的时候不必在意头发稀疏,等到老去又有什么用呢?
在众多笔中,周寿的笔还是不错的,锐利的笔头就像将军一样懂得事情。
他那锋利的笔不用洮州的磨刀石,刚强的性情颇似汲都尉。
老师焚香坐在明亮的胸怀中,中书的发髯如刺猬的毛张扬。
我希望能在诗的战场上翻飞墨汁,老师一挥,万行诗便诞生。
梅花微微一笑在旁观看,我的诗虽然不是华丽的锦绣,
但其中却有梅花的玉雪香气。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散文家、书法家。他与陆游、范成大并称“南宋三大家”,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晚年之际,他对笔的描绘与思考,反映了他对文人雅趣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通过对不同毛笔的比较,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
《试毗陵周寿墨池???笔》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毛笔的描写,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精髓与文人心态。杨万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不同笔的特点,反映出他对书写工具的深思熟虑,尤其是对周寿笔的赞美,表现出他对优秀文化的追求。
诗中不仅有对笔的物理特性(如“兔尖如针利如锥”),还有对人生的思考(如“少看免冠巳秃鬓,老去种种将奚为?”),将书法与人生经验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观。尤其最后提到的梅花,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品格的象征,展现了其高洁的情操。
整首诗在表现技巧的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抒情性,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毛笔的品质与文人内心情感展开,表现了对艺术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出杨万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个人创作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兔尖如针”是用来形容____的特性。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诗人的清高情操。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显细腻与深邃;与杜甫的沉郁相较,杨万里则更具清新与雅致。两者在风格和表达上各有千秋,却都体现了对文化的深厚理解和诗歌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