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5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58:31
题照上人迎翠轩二首 其二
作者:杨万里
参寥癞可去无还,
谁踏诗僧最上关。
欲具江西句中眼,
犹须作礼问云山。
全诗翻译:
在这无边的空寥中,只有癞蛤蟆可以去而不再回来,
谁能踏上这诗僧最上面的关口呢?
想要领略到江西的句子之美,
还需先向高山问候,行礼致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云山”可以理解为高山和云雾,象征着一种崇高和神秘的境地,诗人在此意图表达对自然和创作的敬畏。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广受赞誉。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见长,常蕴含哲理和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杨万里游览某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诗僧的崇敬和对高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开篇“参寥癞可去无还”,通过癞蛤蟆的意象,表现出在浩渺的天空中,只有卑微的生物可以自由出入,暗示人类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却难以达到。接着“谁踏诗僧最上关”,引出诗僧这一意象,诗僧象征着一种高尚的境界,表明了诗人对创造力和艺术境界的渴望。
下联“欲具江西句中眼”,表达诗人希望能够领悟到江西美妙诗句之精髓,但他意识到,这需要对高山的敬意与礼节的体现。这里的“作礼”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对自然与艺术的尊重,显示出诗人谦逊的态度。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意象丰富,表达了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哲理美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更高艺术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显示出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艺术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癞”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鱼
D. 一种鸟
“谁踏诗僧最上关”的意思是什么?
A. 只有诗人能到达的高峰
B. 没有人能理解诗的深意
C. 诗僧是个无名小卒
D. 诗人希望大家都能到达高峰
“欲具江西句中眼”的含义是?
A. 想要写出江西风光的诗句
B. 想要理解江西诗句的美
C. 想要去江西旅行
D. 想要了解江西的历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题照上人迎翠轩二首 其二》与李白《庐山谣》均表现出对自然的敬仰,但前者更偏向于内心对艺术境界的追求,而后者则侧重于自然的壮丽与人情之美。两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深具文化内涵,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