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1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18:39
万事不理问伯始,藉甚声名南郡胡。
远孙白头坐郎省,乞身归来犹好书。
手抄万卷未阁笔,心醉六经还荷鉏。
愿公借我藏书目,时送一鸱开鏁鱼。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请求,想借阅其藏书以充实自己的学识。诗中提到,虽然世事纷扰,但他依然向朋友请教,渴望获取知识与书籍。即使自己已年迈,仍然对书籍充满热爱,愿意借得藏书目,期待能得到书籍的馈赠。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擅长诗、词、文,尤其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刻的学识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他对书籍的热爱与追求愈加明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个人品格与修养的象征。诗中体现了他对于古典文献的珍视,以及向朋友请求借书的渴望。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书籍的崇敬。诗的前两句“万事不理问伯始,藉甚声名南郡胡”描绘了作者在纷繁的世事中仍心系于学问,向有声望的朋友请教,体现了他谦逊与求知的态度。接下来的“远孙白头坐郎省,乞身归来犹好书”则表达了尽管已步入老年,作者依旧对书籍充满热爱,传达出一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在“手抄万卷未阁笔,心醉六经还荷鉏”中,黄庭坚将自己与书籍之间的关系描绘得生动而深刻。他不仅热爱书籍,而且以抄写为乐,象征着他对于知识的认真与执着。这种情感不仅感动人心,也展现出他作为一名学者的风范。
最后两句“愿公借我藏书目,时送一鸱开鏁鱼”则是向朋友发出请求,希望能借到藏书,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朋友的信任。整首诗以书为线索,贯穿着求知的热情与对友谊的珍视,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对比,表现出作者对书籍的热爱与生活的繁忙。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书籍的珍贵与知识的力量。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书籍的珍视,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在朋友间的信任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伯始”指的是谁?
诗人希望借到什么?
“手抄万卷未阁笔”中的“阁笔”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