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2:55
维摩无病自灼灸,不二门开休闯首。
文殊赞叹辜负人,不如赵州放笤帚。
不二法门无别路,诸方临水不敢渡。
鶖子怕沾天女花,花前竹外是谁家。
维摩虽然没有病,却自我灼灸;不必去闯那“不二门”。
文殊菩萨的赞叹让人感到失落,还不如赵州禅师轻松放下笤帚。
无二法门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各方的修行者在水边都不敢渡过。
鶖子害怕沾染天女花,花前竹外的那家又是谁呢?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的诗风受王维、李白影响,常常表现出深邃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
《维摩诘画赞》创作于宋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黄庭坚通过维摩诘的形象,探讨了佛教的哲理,反映了他对人生和修行的思考。
这首诗以维摩诘为引子,探讨了佛教教义中的“不二法门”。诗中通过对维摩无病自灼灸的描绘,表现了修行者不必执着于表象,而应深入内心的道理。文殊的赞叹让人感到失落,暗示了世俗对智慧的不理解和辜负。接着,诗人提到赵州禅师的放笤帚,寓意着修行的简单与自然,反映出禅宗的随和与灵活。
“不二法门无别路”一句,强调了修行的唯一性和重要性,暗示着各种修行方法的局限性。最后两句通过描绘鶖子对天女花的害怕,表达了对世俗欲望的警觉,并引发人们对“谁家”的思考,象征着对生活中真实与虚幻的探索。
整首诗透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表现了黄庭坚对修行的独特理解,既有对佛教教义的探讨,也充满了人性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维摩诘的描绘,探讨了修行的本质,强调了对智慧的追求与世俗诱惑之间的矛盾,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和佛教哲理的深入思考。
维摩诘的修行方式是什么?
A. 追求世俗名利
B. 自我灼灸
C. 依赖他人
答案:B
“不二法门”强调了什么?
A. 多种修行方法
B. 唯一的修行道路
C. 复杂的教义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赵州禅师做了什么?
A. 讲授深奥的教义
B. 轻松放下笤帚
C. 追求名利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