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4:04
雨中牡丹
万金期胜赏,三月破秾芳。
妬忌巫娥雨,摧残洛苑香。
怨啼甄后玉,寒出贵妃汤。
掩敛无聊极,谁来替断肠。
这首诗表达了对牡丹花在雨中凋零的惋惜。作者期待能以万金的代价来欣赏牡丹的美丽,但在三月的雨中,这些花却被摧残得香气四散。诗中提到的巫娥和洛苑象征着嫉妒和美丽的损坏,接着提到甄氏和贵妃的故事,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怨恨。最后,诗人感到十分无聊和痛苦,渴望有人来理解和替他解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穆修,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生活、自然的细腻观察。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生活的宋代,那个时代的士人常常在诗中表现对花的喜爱与伤感。牡丹作为国花,象征着富贵、繁华,诗人以此表达对美丽事物的珍惜及对其消逝的无奈。
《雨中牡丹》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以牡丹的凋零为线索,层层深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无奈。开头两句“万金期胜赏,三月破秾芳”,直接表明了诗人对牡丹的渴望与追求,然而随之而来的雨水却使花朵的香气消散,从而引发了诗人的悲伤和惋惜。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引入巫娥、甄后和贵妃等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巫娥的嫉妒使得美丽受到摧残,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写照,也是对人性中嫉妒之心的反思。甄氏与贵妃的提及,借古讽今,表现了诗人对失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哀伤。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表达了对美丽的向往和对短暂生命的感慨,最终以“谁来替断肠”收尾,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使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反映了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主题。诗人以花喻人,以雨喻愁,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金期胜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妬忌巫娥雨”中巫娥象征什么意思?
“谁来替断肠”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