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谢毡衫》

时间: 2025-04-23 08:12:38

诗句

新染滇波色未乾,毳茸香絮暖成团。

行春不湿杏花雨,踏雪可冲梅信寒。

捲雾远来天万里,压风高卧日三竿。

客过坐席真温厚,独愧才名亚冷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12:38

原文展示:

新染滇波色未乾,毳茸香絮暖成团。
行春不湿杏花雨,踏雪可冲梅信寒。
捲雾远来天万里,压风高卧日三竿。
客过坐席真温厚,独愧才名亚冷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梅花的清香。新染的滇波色还未干,绒毛般的香絮在阳光下暖暖地聚成一团。春天来临时,杏花的雨毫不湿润,而踏雪而行,却能冲淡梅花的寒信。远方的雾气卷来,天际延绵万里;压着风,悠然高卧,享受着三竿的阳光。客人来访时,坐席温暖而厚重,让我感到一丝愧疚,觉得自己的才能和名声与这些温暖相差甚远。

注释:

  1. 滇波色:指云南特有的波色,形容一种独特的色彩。
  2. 毳茸香絮:毳茸,指像绒毛一样的东西;香絮,指的是带有香气的绒毛。
  3. 杏花雨:指春天杏花盛开时的细雨。
  4. 梅信寒:梅花的香气和寒意,暗指梅花的清冷和孤高。
  5. 捲雾:卷起的雾气,形容远处的景象模糊而遥远。
  6. 高卧日三竿:高卧指悠闲卧着,日三竿是指太阳已经升起到三竿的高度,形容时间已过中午。

典故解析:

  • 杏花梅花:杏花和梅花在中国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和清冷的品质。杏花的细雨象征着春的温柔,而梅花则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 高卧:在古代文人中,常有隐居高卧的理想,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平显,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作品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其作品多反映出对春天、梅花等自然景象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天,可能是诗人感受到春暖花开的气息后,写下的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人来访的热情款待。

诗歌鉴赏:

《谢毡衫》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春天的气息和人情的温暖。诗的开篇以“新染滇波色未乾”引入,便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温暖,色彩鲜明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美好之中。接着,诗人通过“行春不湿杏花雨,踏雪可冲梅信寒”两句,展示了春天的多变和梅花的傲然。在这温暖的季节里,诗人又以“捲雾远来天万里,压风高卧日三竿”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悠然自得,似乎在享受着与春日同在的时光。最后的两句则将气氛带入人际交往,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到来的感激与愧疚,显示出他内心的谦逊与对友谊的珍视。这种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使得整首诗既有春日的气息,又有温情的流露,令人倍感亲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染滇波色未乾:描绘了刚染好的毡衫,色彩鲜艳,尚未干透,象征着春天的万物复苏。
  2. 毣茸香絮暖成团:形容温暖的香气,如绒毛般缭绕在一起,增添了春的温馨。
  3. 行春不湿杏花雨:春天行走时,杏花雨轻轻洒落,却不湿身,表现出春的温暖与宁静。
  4. 踏雪可冲梅信寒:在雪中行走却能感受到梅花的清香,即使寒冷,也显出梅花的坚韧。
  5. 捲雾远来天万里:远处的雾气卷起,显示出广阔的天空,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6. 压风高卧日三竿:悠闲地躺着,享受着高挂的太阳,体现了对生活的满足与悠然。
  7. 客过坐席真温厚:客人来访,席间温暖厚重,表现出对朋友的热情款待。
  8. 独愧才名亚冷官: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和名声不如他人,流露出谦逊之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行春不湿杏花雨,踏雪可冲梅信寒”,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的音乐感。
  • 比喻:如“毳茸香絮暖成团”,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温暖与气息。
  • 排比:通过一系列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与人际交往的温暖,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体现了一种自然与人情相融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滇波色: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色彩。
  2. 杏花:象征春天的温柔与细腻。
  3. 梅花:代表坚韧和孤高的精神。
  4. :象征着遥远与神秘的自然景观。
  5. 温厚的坐席:代表着人际之间的温暖与热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滇波色”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饮料
    • B. 一种颜色
    • C. 一种花
    • D. 一种动物
  2. 诗中描绘的“行春不湿杏花雨”描绘了什么样的气候?

    • A. 潮湿
    • B. 干燥
    • C. 温暖
    • D. 寒冷
  3. 诗人对于朋友的到来有怎样的感受?

    • A. 愤怒
    • B. 愧疚
    • C. 高兴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平显《谢毡衫》李白《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平显更注重于春天的温暖与人情,李白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人对自然的感悟。
  • 平显《谢毡衫》杜甫《春望》:杜甫的诗中多了一份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平显则更为温馨和个人化,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剡中明心寺 次韵戴帅初架阁剡居四首 次韵剡僧孜书记 次韵内侄竺稷留别 谢居简送茶面 次韵樊伯撝见贶 黄虚谷以唐体五言一首别次韵饯其归 送曾孙灼出赘卢氏 次韵弟观晚春风雨 赠陆可复西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乳柑 积厚流广 非字旁的字 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赏恋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矢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临文不讳 瞽言刍议 惹草沾风 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连理杯 南征北伐 士字旁的字 蔓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