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0:27
原文展示:
同紫芝宿双岭 杜耒 〔宋代〕 本作翠岩游,反成双岭留。 云深山易晚,雨过寺如秋。 野水连青竹,残僧半白头。 上方成共宿,剧语到元幽。
白话文翻译:
原本计划去翠岩游玩,却意外地在双岭停留。 云雾深重使得山中天色易晚,雨后寺庙显得格外秋凉。 野外的溪水与青竹相连,剩下的僧人中已有半数白发苍苍。 我们在寺庙的高处共同过夜,深入交谈直至心境幽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耒,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为主。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紫芝在双岭的留宿经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杜耒与友人紫芝一同游历山川时所作,原本计划去翠岩游玩,却因某种原因在双岭停留,诗中反映了他们在山中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双岭留宿的描绘,展现了山中宁静而深远的生活氛围。诗中“云深山易晚,雨过寺如秋”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比喻,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天色易晚的景象,以及雨后寺庙的凉爽氛围,如同秋天一般。这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留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云深山易晚”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中云雾缭绕,天色暗得快 B. 山中云雾稀薄,天色明亮 C. 山中云雾浓密,天色明亮 D. 山中云雾稀薄,天色暗得快
诗中“雨过寺如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野水连青竹”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间的溪水与青竹相连 B. 山间的溪水与白竹相连 C. 山间的溪水与红竹相连 D. 山间的溪水与黄竹相连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